星期

南方农村报

下一版 >>

广东农业培育10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20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岭南沃野 百亿流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2月11日版次:01

  政府扶持力度大,新会柑农笑开颜。

  【编者按】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交流研讨。《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粮食等10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茶叶等20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即日起,南方农村报推出“岭南土特产 百亿财富经”系列报道,深度剖析广东现代农业产业中的百亿样本,寻求岭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万能密码”。
  南方农村报记者 唐瑞谦 林健民

  珠江潮涌,沃野流金。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广东锚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抓住关键环节,实施八大行动、26项工作举措。作为其中一项工作举措,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粮食等10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茶叶等20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吹响广东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的号角。
  “粤强种芯”工程让一粒种子改写产业基因,智能农机在田间划出数字轨迹,广东现代农业转型悄然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裂变”跨越。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如巨轮破浪,百亿元级特色产业似星火燎原,广东农业的产业版图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阔图景。
百亿产业集群成矩阵
  在广州的山姆会员商店,原种清远鸡煲单季卖出6000万元,助清远鸡凤鸣南粤,冲上百亿。
  仅用两年,“养在深山人未识”的清远西牛麻竹笋率先突破百亿元产值大关。从卖竹笋到卖精深加工产品和技术,清远西牛麻竹笋产业正加足马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在雷州半岛的智能温室里,通过“粤强种芯”工程培育的耐盐碱水稻正破土而出。
  在湛江的海洋牧场中,抗风浪桁架网箱承载着年产值超200亿元的“蓝色粮仓”梦想。
  ……
  放眼岭南沃野,众多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如同璀璨星辰,遍布南粤大地,你追我赶,协同发展,不断为广东现代农业注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动能,形成光辉矩阵,共同照亮了广东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新会陈皮以全产业链产值261亿元领跑,14.3万亩柑园中,超7800家经营主体构建起“一片陈皮托起半城经济”的传奇。
  茂名荔枝凭12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稳坐果业头把交椅,2300年种植史与15万就业岗位的现代产业图谱交相辉映。
  广州花卉则以150亿元年交易额绽放“花城新经济”,20万亩盆栽花卉与10万亩观赏苗木织就“岭南花语”的全球供应链。
  “这不仅是量的跃升,更是产业链价值的提升和扩张。”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谢青梅指出,清远鸡产业以111.96亿元产值诠释了这一逻辑——屠宰加工比例从20%跃至45%,香港市场年销百万只,“土鸡出山”向“品牌出海”质变。
  清远西牛麻竹笋以109.65亿元产值、63.8%的增速惊艳亮相,加工生产线翻番至54条,将“一根竹笋”做成涵盖预制菜、生物基材料的科技产业。
  茂名化橘红依托14.1万亩种植基地,撬动10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带动35万人就业,古老的药食同源智慧焕发新生。
  肇庆肉桂以超百亿元产值崛起,29.35万吨年产量占据全国四分之一市场份额,5家千万级龙头企业引领肉桂精油、药用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54.88亿元一产产值撬动百亿级产业集群。
  珠海鲈鱼以186亿元产值独占全国半壁江山,“白蕉海鲈”品牌效应下,3.99万亩养殖基地成为“中国鲈鱼价格风向标”。
  土特产要做成“金招牌”,关键在科技赋能与文化破壁。湛江金鲳鱼的百亿产值背后,是3500个深海网箱构建的“移动粮仓”,10万吨年产量托起10万从业者的生计,更孕育着深远海养殖和智能渔业装备发展的广阔前景。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广东农业正以“硬科技+软实力”重构产业生态。当智能农机驶过希望的田野,当数字货轮满载岭南风味驶向全球,现代农业的“千里江山图”已显。
广东巧思精准“落子”
  布局农业、振兴乡村,既要看产值,更要看巧思。翻开广东的“田间答卷”,数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发展实践,呼应了做好“土特产”文章的要求,《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精准“落子”:
  ——以种业创新为引领的产业快速成长。茂名建起荔枝种业“硅谷”,2300年古树种质资源库与分子育种实验室碰撞,让“妃子笑”实现12个月错峰上市,并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智能冷链物流体系,让“一骑红尘”变“全球直达”。有了深海养殖工船,湛江金鲳鱼突破种苗越冬难题,10万吨年产量托起10万渔民生计。
  ——特色种养与生态经济的融合路径愈发清晰。清远英德西牛镇的竹林深处,以竹增绿、以笋生金的实践正在上演,把绿美环境与林下经济相结合,点“绿”成金,提高村民收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唱响现代化海洋牧歌,向海要粮。广东规模最大的海上养殖装备“恒燚一号”,经受住多次台风考验,可实现产值近百亿元,构筑广东人“海鲜自由”的底气。
  ——创新市场营销,激活节庆经济。借力“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珠海鲈鱼化身“年鱼”,带动珠海一、二、三产业产值超100亿元,让“一条鱼游活一座城”照进现实。
  ——土特产与多元化消费需求碰撞迸发活力。如今“能带走的清远鸡”走俏市场,以药食同源为契机的化橘红休闲零食畅销电商平台。新会陈皮跨界茶饮界,9000吨年产量中,30%转化为即溶茶膏、陈皮咖啡,俘获“Z世代”味蕾,丰富海内外消费者们的餐桌。
  当数字浪潮漫过千年农耕文明,广东以科技之犁翻开现代农业新篇。广州花香流连湾区内外,智慧养殖平台托起“海洋牧场”,千年陈皮碰上年轻味蕾……广东结合自身所长,为岭南特色农业发展寻觅最恰当的路径,万人拉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乡亲的笑脸是最佳注脚
  当预制菜生产线吞吐万吨农产品,当区块链溯源系统覆盖田间,这场产业变革最生动的注脚,写在岭南乡亲的笑脸上。“12221”撬动产销区市场,广东农业多个产业陆续突破百亿大关,农产品出口逆势增长……广东农业的“成绩单”陆续揭晓,田间地头的乡亲们有最深切的感受。
  荔枝红了,日子甜了。“白糖罂荔枝收购价从5元跃至8元,客商带着订单上门等果。”茂名高州合作社理事长林常珍的账本里,记录着120亿元产业链的辐射力——冷链物流园让荔枝48小时抵达巴黎,跨境电商订单年均增长200%。
  渔舟唱晚,蓝海生金。湛江金鲳鱼价格最高达26.5元/斤,产值超100亿元。湛江徐闻养殖户老陈算了一笔账:“金鲳鱼网箱升级后,单箱产量提高30%,今年收入能破20万元。”在珠海白蕉,4万鲈鱼从业者中,90后新农人占比超40%,直播电商让“年鱼礼盒”溢价50%。
  陈皮入世,古邑新生。新会茶坑村梁伯的柑园挂满传感器,“湿度超标自动灌溉,陈皮晒制温控误差±0.5℃”。261亿元产值催生2100多个新商标。在这个千年古邑,陈皮主题民宿、康养体验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多了,致富带头人多了。2024年,超10万名乡村主播参加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线上话题“十万村播叹广东”流量近亿。“村播助农”的广东模式推动城乡双向奔赴,促进乡村消费,引导更多农业经营主体拥抱互联网,以销定产、与网红村播结对,共同做大流量经济。2024年,广东新增认定14家国家级、213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选育标杆农民合作社1090家、标杆家庭农场1048家。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507家,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成为各地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岭南大地,既能孕育千年农耕文明,也能催生现代农业奇迹;千里海岸,既能承载渔舟唱晚的乡愁,也能托起渔民行销世界的致富梦。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蓝图,一笔一划皆有鲜活注脚,饱含着农民热切期盼,酝酿着又一年丰收盛景。
  广东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     (跟题编辑:黄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