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奶价连跌三年,行业何时回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2月11日版次:09
| 行情播报 |
  乳业正在度过近十年来最漫长“寒冬”。终端需求弱复苏下,本轮奶价下行周期已持续超过三年,尚未迎来触底反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3日,国内主产区生鲜乳平均收购价跌至3.12元/公斤,同比下跌14.3%。
  2024年7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公开表示,公斤奶利润空间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记录以来首次进入负值,行业亏损面超过80%。
  乳业当下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导致的供给过剩。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乳制品全渠道收入增速同比分别为7.9%、-6.5%、-2.4%。
  2024年一到三季度,乳制品零售市场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减少1.8%,其中白奶(常温牛奶、低温鲜奶)产品销售同比下滑3.5%。
  相比灵活调整价格策略的零售终端,上游牧场在应对需求变化时有一定滞后性。
  2020年至2022年间,国内原奶价格尚处在高位,行业曾涌现大型牧场集中建设浪潮。据荷斯坦统计,2020-2022年中国新建或计划新建项目562个,设计存栏量377万头以上,其中69.5%为万头以上牧场。
  历经两年建设周期后,行业储备产能逐步释放。近年新增的大型牧场,生产效率及管理能力上有所增强。大型规模化牧场抗风险能力强、成本敏感度低,淘汰产能速度比中小养殖户更慢。
  正因此,相较前两次奶价下跌,本轮周期调整时间更长、幅度更大。Wind数据显示,国内主产区生鲜乳平均收购价自2021年9月步入下行通道,至今已持续近40个月,奶价较阶段高点跌近30%。
  供需持续错配下,原奶收购价正在跌破牧场成本线。
  2024年前三季度,A股19家上市乳企中仅有2家实现营收、利润的同步增长,并有4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当前,需求量稳定且容易规模化的B端市场,承载了行业的平抑周期、稳定增量的期望。2024年,企业开拓相关市场速度明显加快。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亏损之下,小牧场正在加速退出,当前原奶困境主要是供应端过剩,需要关注奶牛去产能和喷粉库存消耗进度,如果产能继续去化,下半年原奶价格有望企稳并走出低谷。
  华创证券认为,考虑2022年以来牧场包含资本化支出后的净现金流持续为负,净负债率或已超过前期高点,预计产能去化方向仍然明确。后续观测时点上,先看春节后淡季存栏去化有望加速,后看三季度原奶周期有望反转。        □综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