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5年水产行业风口在哪?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2月11日
版次:
10
2025年,广东水产从“养殖”到“加工”的产业逻辑加快显现。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旭君
近日,《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其中提出全链条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清理海上违规养殖7万亩以上,升级改造近岸养殖设施3万亩以上等系列目标。
对于水产行业而言,此举释放了哪些经济信号?行业又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产业升级提速◥>
传统渔排进入倒计时
行动计划指出,2025年广东将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包括将全链条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推动近海传统网箱养殖“木改塑”转型升级,清理海上违规养殖7万亩以上,升级改造近岸养殖设施3万亩以上。加快远海抗风浪新型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布局,大型养殖平台数量实现翻一番。创建6个国家级、6个省级渔港经济区。
现代化海洋牧场、“木改塑”等关键词再度被提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传统渔排进入倒计时已成定势,此举将倒逼养殖户、企业转向环保发展,促使产业升级、技术迭代再提速。
行动计划也向公众传递出强烈信号:广东将持续通过技术升级和生态治理,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提升养殖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助力“粤海粮仓”建设。2024年,广东省共统筹安排超40亿元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洋科技等重点工作,助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发展海洋牧场◥>
品牌建设空间再扩大
全链条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也将带来行业新机遇。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省,要“经略海洋、挺进深蓝”,把海洋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发展活力。近年来广东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实现稳健起步、良好开局,逐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全国。
打造“海上新广东”,加快壮大现代海洋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是关键。行动计划表明,2025年广东将创建6个国家级、6个省级渔港经济区,促进水产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及贸易的全链条整合,从“养殖为主”向“加工增值”延伸的产业逻辑显现。
在此语境下,水产加工与品牌建设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广东将培育壮大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水种业和养殖、饲料动保、设施装备、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各环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全产业链综合效益最大化。
转型浪潮来袭◥>
从“低端”向“高附加值”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为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积蓄巨大的发展内生动力。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消费升级必然成为激发现代化海洋牧场新动力。
迎来机遇的同时,行业也需面对新的挑战。随着规模化养殖扩张,市场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或价格波动风险。例如大宗品种集中上市,更多需要考验冷链物流和多元化市场的开拓能力。与此同时,行业也亟需突破人才瓶颈,例如引入了解智能化养殖装备运维、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的跨学科人才。
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广东水产行业将迎来从“近海”向“深远海”、从“低端”向“高附加值”的转型浪潮。企业需抓住装备升级、加工增值和三产融合的机遇,同时通过联合研发、融资创新和政策对接应对高成本与技术瓶颈。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细化扶持政策,加强技术培训与市场预警机制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主流牛蛙饲料 骤降500元/吨
上一篇:
下一篇:
主流牛蛙饲料 骤降500元/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