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沃野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2月15日版次:09

  ①茂名茂南区公馆镇下山村,200多亩毛豆在微风中摇曳。 ②河源紫金县按下春耕“启动键”。 ③肇庆市怀集县岗坪镇抢抓农时备春耕。 ④惠州市农科所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送技助春耕。

  南方农村报记者 赵启旭

  岭南春早,沃野复苏。农资店铺里,工作人员忙着整理货架上的种子、农药,将一袋袋化肥整齐码放,老板的电话响个不停;田地里,农业科技特派员们耐心讲解,农户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农机轰鸣声此起彼伏,铁犁翻起层层新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当前,广东正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聚焦多元种植
优化布局促丰收

  冬闲时节,南粤田野依旧生机勃勃。各类蔬菜水果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幅幅丰收画卷展现着岭南大地农业生产的蓬勃活力。
  茂名茂南区公馆镇下山村,200多亩毛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村支书何木莲说,到4月中旬就能丰收,将继续播种水稻。
  不远处,红彤彤的圣女果挂满枝头,即将迎来丰收。“圣女果产量高,成熟后几天就能收一次,1亩产能达到15000斤呢!”该基地的老板脸上洋溢着喜悦。
  高州市泗水镇大翰村同样热闹非凡,近2万亩的土地上种满了玉米、青瓜、茄子、丝瓜等“北运菜”。而肇庆市高要区新桥镇珠江村蔬菜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犁地、整土、施肥,干劲十足。农业科技特派员穿梭在田间,耐心地为珠江村农户讲解种植要点,手把手指导农事操作。
  紫金县义容镇的水稻种植大户们一马当先,早早开启“打田”备耕工作。走进义容镇均安村的壹品云农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两台旋耕机正开足马力,在田地里来回穿梭。这里采用益生菌技术生态种植的野香优油丝丝苗米水稻,已经在义容镇落地生根,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据了解,义容镇今年预计完成水稻种植4.3万亩,其中早造水稻种植预计完成2万余亩,为粮食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农资农技
科技助力备春耕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走进河源市龙川县的一家农资企业仓库,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各类农资摆放得整整齐齐,储量充足。商家们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核对货物清单,一边组织车辆将农资运往各乡镇的销售点。
  各项农资储备按计划稳步落实,为春耕备足“粮草”。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未雨绸缪,储备了优质水稻种子3.2万斤、化肥200万斤,以及一批农膜、农机具等农资,并实时监测农户需求,做到精准供应。在义容镇新民村,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旋耕机,在田野里来回作业。义容镇均安村种植基地的两台旋耕机并肩作战,大大提高翻耕效率。云浮市计划投入农机具46000台(套),目前正全面开展检修维护工作。
  农技服务更是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们排忧解难。东莞道滘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化身“田间讲师”,在田埂边开办安全用药“小课堂”。他们详细讲解农药的使用范围、方法和剂量,还传授选种施肥的技巧。肇庆市高要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基层行活动,全力推动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积极解决种植户在种子、化肥和农机方面的需求。
  通过科技创新,广东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
把握技术要点
科学应对稳生产

  2月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各地需抓紧整地、施肥、播种等工作,特别是水稻种植区应提前做好秧田准备,确保早稻适时播种。
  随着气温回升,病虫害活动加剧,农户需加强田间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此外,冬种蔬菜、水果进入生长关键期,需加强水肥管理。农业科技应用尤为重要,农户可通过气象预报、节水灌溉和生态种植等技术手段,优化农事安排,提升生产效率,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技术部门提醒,广东省气温逐步回升,但仍需警惕冷空气活动带来的阶段性低温,特别是对热带水果和早春作物的潜在冻害风险。降水虽有所增加,但整体仍处于少雨季节,需合理安排灌溉;同时,局部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农田积涝,需提前防范。随着日照时间增加,光照条件改善,为冬种作物生长和春耕备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户应抓住晴好天气,加快春耕进度。
  各地农户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展现出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态度。在可能出现倒春寒的地区,农户们提前为秧苗盖上“保暖被”,采用覆盖薄膜、稻草等方式,保护秧苗免受低温侵害;在降水较多的区域,农户们早早疏通沟渠,做好排水防涝准备,确保农田不会因积水而影响农作物生长。
  当前,广东各地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春耕备耕工作中。2025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全省将继续全力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拓宽市场渠道,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