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高塔造粒”专利被认定无效

芭田股份曾将该技术以4830万元高价转让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4月15日版次:07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建成的高塔复合肥生产装置约有400座。

  南方农村报记者 任亚航

  4月9日,应城市新都化工有限公司、四川美丰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无效宣告案件结案通知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审定:高塔造粒生产颗粒复合肥料的方法及设备(专利号:03139601.1)无效。
  “‘高塔造粒’专利无效,此前全维公司针对国内多家复合肥企业的侵权诉讼自然也不成立。”一行业人士表示,虽然全维公司还能走行政诉讼的途径,但是想要国家知识产权局改判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了。
  记者致电案件原告深圳市全维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维公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暂不予置评,过段时间再说。”
至少20余家肥企被诉
  2019年,芭田股份将其持有的“高塔造粒”有关的3项无形资产转让给全维公司,包括“高塔造粒生产颗粒复合肥料的方法及设备”“一种塔式造粒生产颗粒复合肥料的方法”“一种生产颗粒肥料用的造粒塔”等发明专利,转让涉及交易总金额4830万元。
  2022初,一股恐慌的情绪在复合肥行业蔓延——全维公司在其专利有效期届满之前在行业内发起大规模维权诉讼。
  全维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注册资本100万元,是一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据公开信息,截至目前,全维公司涉及法律诉讼50项。其中26项司法案件中,23项涉及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大多集中在2022年-2023年。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20余家肥料企业被诉专利侵权(含撤诉),被诉企业均为复合肥行业龙头企业,分布在河南、湖北、四川、福建、吉林、山东、云南、江苏等地。索赔金额在100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其中最多的一笔高达2000万元。部分诉讼还要求涉嫌侵权企业拆除高塔装置。
大规模维权引全行业担忧
  全维公司发起的大规模维权引起了全行业的担忧。一方面,被诉讼的肥料生产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和各地区行业重点企业;另一方面,被诉高塔技术和设备属于复合肥行业通用,且高塔设备整体价值高,若拆除,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为何高塔侵权案受关注?对此,行业人士分析认为,“高塔造粒”是当前复合肥主流工艺之一。“高塔造粒”技术的核心是把氮、磷、钾等单质肥熔融成料浆,再由喷淋造粒装置将料浆喷撒到冷空气中冷却成颗粒。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建成的高塔复合肥生产装置约有400座。在国内复合肥生产中,高塔复合肥产能占比约为20%,年产量占比约为15%。
不满足创造性要求
  据了解,本案审查决定要点在于:在判断创造性时,首先要将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找出二者的区别特征,确定所述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而考察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将该区别特征引入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启示,如果现有技术中存在这样的启示,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经审查,“高塔造粒”专利在创造性方面未能满足要求,故被宣告无效。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信息显示,本案涉及专利至今已有13份无效审查决定。而此前的诸次“专利无效”程序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均保持专利有效审查决定。
  “此次我们收集了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该专利不具备创造性,最终如愿以偿。”湖北一磷复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篇:皮革废料变肥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