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军事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萨德”能拦住高超音速弹吗?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4月22日
版次:
11
美军“萨德”发射装置。 图据环球网
近段时间,有关美国“萨德”系统的两条新闻受到关注。
一是2024年12月27日部署在以色列的“萨德”系统成功拦截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巴勒斯坦-2”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这是“萨德”系统首次在实战中成功拦截高超音速导弹。
二是美国在计划削减军费开支之际,批准了国防部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署的关于“萨德-6”型反导导弹的研制合同。
外界分析,美国军方将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希望寄托在这些改进型号上,通过将“萨德”“爱国者”等反导系统与“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整合,实现一体化作战,进一步提升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效能。
“萨德”原型能力不足
“萨德”系统号称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陆基反导系统。自2004年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重启对该系统的研发工作以来,到2022年底共完成19次拦截试验,其中16次成功,拦截率84%。值得注意的是,这19次试验拦截的都是弹道导弹,鲜有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有分析称,原因在于美国至今生产不出一枚标准的、供拦截试验用的高超音速靶弹。
高超音速导弹具备两大技术特征:一是超音速飞行,飞行速度大于5马赫(1马赫约等于1225千米/小时);二是能在末段进行机动性很强的变轨飞行。其中,变轨飞行比超音速更令防御方头疼。至今科研人员甚至连近似的数学表达式都写不出,因此不要说制造靶弹,连进行计算机模拟都有困难,地面雷达更不可能像拦截弹道导弹那样,通过预测目标轨迹进行跟踪和拦截了。这就是当今研制防御高超音速导弹反导系统的主要难点。
近年来,由于俄罗斯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发展迅速,美国军方认为当前美军对于高超音速导弹的防御需求已经超过对高超音速导弹的需求。不过,目前“萨德”系统的拦截弹有两大技术缺陷。一是雷达作用距离短,仅200千米,这导致该系统在第一次拦截目标失败后,没有时间进行第二次拦截。二是当拦截弹飞至空气稀薄的大气层内外时,拦截弹单级火箭的燃料将耗尽,导致导弹的机动过载不足,难以拦截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该公司认为,将“萨德”系统拦截弹的单极火箭改为两级火箭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提升“萨德”系统作战性能。
“增强型萨德”射程增大
自2015年起,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受美军委托对“萨德”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新型号被命名为“增强型萨德”,采用两级固体火箭,推力大大增加,不仅使拦截弹的射程增大至600千米,拦截弹的机动过载也将提高10至40倍,使该系统获得多次拦截机会,进而提高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另外,此次升级也对“萨德”系统拦截弹的姿轨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实现对姿轨调整推力大小和方向的精确控制。
理论上,从“萨德”系统原型到“增强型萨德”,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也让美国防部看到希望。目前,俄罗斯新一代反导武器S-500系统已于2024年底正式服役。该系统的射高达40至180千米,和“萨德”系统一样可以在大气层内外拦击弹道导弹,防空射程达600千米,这是“萨德”系统所不具备的。相比之下,“增强型萨德”系统至今未正式定型,甚至连实物样品也未曾公开展出,外界分析可能是技术难度太大,相关研究至今未过关的缘故。
“萨德-6”是否就是“增强型萨德”?目前相关信息公开较少,因此无法作出判断。但无论是美国防部还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研制“萨德-6”型反导导弹时,都会吸取在“增强型萨德”系统研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一体化作战是核心目的
美国防部的最终目标,是将“萨德-6”型反导导弹、“爱国者-3”等反导武器整合在美陆军的“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当中,实现统一指挥、信息共享,提升作战效能的目的。“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是美军一体化防空反导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整合各种作战资源和信息,能够实现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对作战任务的快速分配和对作战行动的精确指挥,从而提升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效能。
目前,多国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迅速,美国防部一直在寻求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办法。系统联网与一体化作战被认为是最重要措施之一。早在“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定型前,美国防部曾要求部署在多个国家的“萨德”系统与其他防空系统进行一体化试验。试验证明,这样的联合方式使得两款系统在末端防御中拥有3次拦截机会,大大提高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成功率。
有分析认为,相比庞大复杂的“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这种较小的联网作战系统,似乎更靠谱些。
□中国国防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筹备大规模军演 德国被各界质疑
上一篇:
下一篇:
筹备大规模军演 德国被各界质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