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家庭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尕尕汤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5月06日
版次:
12
从老家带回些新棒子面,老伴突发奇想,对我说:“咱吃回尕尕汤吧,你会做吗?”我想了想,说会。女儿一听也来了精神:“尕尕汤是什么东东?一定很好吃吧!”我笑着告诉女儿,尕尕汤是老家的一种面食,是我们那一代人舌尖上的美好回忆。
莫说80后的女儿没听说过尕尕汤,甚至我们这一代人中也有人会没太多的记忆。在我们老家河北肃宁一带,给做好了的面条叫“汤”。汤面叫“热汤”,过水的捞面叫“冷汤”。而尕尕汤,类似于面条的吃法,却不同于面条的做法。面条一般是用白面做的,尕尕汤则主要用的是棒子面。尕尕汤,就是用刀把擀成片的棒子面,切成一个个菱形的小格块。想吃凉的,煮好后捞出来过一下冷水,浇上卤;想吃热的,用油炝锅,加入菜码,煮到透灵就得。
老家的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特别是中午,几乎家家户户都吃“汤”。说起来这尕尕汤,倒不是家乡人有多么善吃、能吃出什么花样,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那曾经的艰苦岁月,白面有限,不可能每天都吃白面条。于是,人们把生活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想出各种点子,掂量着要把生活调剂好。尕尕汤,便是粗粮细做的一项“创举”。
老伴问我会不会做尕尕汤,之所以想了一下才做出肯定的答复,是因为我没有十足的把握;仔细回忆,又感觉它并没有多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我从来没有亲手做过,只是小时候吃过,见母亲做过。由于棒子面粘性不足、做起来比较麻烦的缘故,一般人家不怎么常做。相比较起来,用棒子面蒸窝窝头、贴饼子,则要容易得多。大多数人家,也就是阴天下雨没事干,为了吃个稀罕才做尕尕汤吃。
记得母亲做尜尜汤时,要用滚开的水,把棒子面先烫一下,再加入一些白面。这样做出的尕尕汤既不会散,口感也显得劲道滑爽。面也不能和得太软,不然擀不成片。母亲和好面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撒好铺面,然后将面擀成一个比刀背略厚的大片,再一刀一刀划成军棋子大小的菱形块。接下来用黑油(棉籽油)炝锅、添水,等水烧开了,将“尕尕”像下饺子一样下入锅中。等“尕尕”们全部漂浮起来,看起来亮光光的,加入菜码,热腾腾、香喷喷的尕尕汤便大功告成了……
许多年过去,人们早已告别粗粮为主的时代。有时候吃些粗粮,完全是为了追求健康,而不像过去那样属于无奈之举。
这次,我试着做了一回尕尕汤,以家乡的方式,以母亲的方式。 □刘明礼
上一篇:
下一篇:
别墅里的行军床
上一篇:
下一篇:
别墅里的行军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