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6版: 民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东驻镇帮扶工作队化身“荔乡军师”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7月12日
版次:
06
驻茂名高州市曹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直播助“荔”销售。 受访者供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国华
见习记者 陈诺
今年夏天,岭南大地流淌着荔枝的甜香,丰收的荔园承载着农户增收的期盼。
在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当地镇村干部把果园当作直播间,拓宽了仙品荔的“云端”销路;驻茂名高州市曹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推动建立冷链加工中心,AI分拣线为荔枝赋予“品质身份证”,助“荔”销往海内外市场;驻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探索“荔枝+艺术”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响特色荔枝品牌……
今年广东97个县(区)400万亩荔林迎来丰产,预计增产三成。为应对荔枝丰年销售压力,各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化身“荔乡军师”,让岭南佳果不仅“种得好”,更“卖得旺”。
建成冷链加工中心
打开国际高端市场
走进湛江廉江市青平镇,5.4万亩荔林红果垂枝,妃子笑、鸡嘴荔、桂味等品种迎来丰收。在驻镇工作队支持下,青平荔枝通过“南货北运”冷链专线销往全国。工作队联合科技特派员调研荔枝生长情况,推动建立黄龙病监测站,为产业提质和品种培育提供科技支撑。今年,青平镇荔枝产量超5万吨,占廉江市总产量的30%。
驻肇庆德庆县官圩镇工作队提早谋划,在3月花期和5月保果期组织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指导科学用药以降低农残。同时推动当地特色品种“鸳鸯桂味”通过高接换种扩面培育,提升种植规模与品质。今年官圩镇荔枝种植面积超1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万吨。
“两轮工作队推动下,全镇失管荔枝园陆续盘活,有效管理面积占比从五成提升至九成以上。”驻茂名高州市曹江镇工作队队长阮传孟介绍,通过科技帮扶和金融支持,曹江镇8.2万亩荔枝丰产且品质提升。
针对当地种植管理模式落后问题,工作队与科研院校合作。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率团队进驻,通过打造示范园、开展技能培训、发布技术指南和推动良品化改造,持续提升荔枝品质。据了解,今年其他地方白糖罂收购价普遍2.5-3元/斤时,曹江部分果园能维持4-5元/斤。
工作队还联合当地企业建成2万立方米冷链加工中心,引入国内首创AI分拣系统,0.2秒即可完成单颗荔枝12项指标检测,使特级果每斤溢价3元。移动预冷设备将保鲜期延长至72小时,损耗率从15%降至5%以下,推动跨省订单量激增200%。曹江镇更开通东南亚冷链专线,成功打开国际高端市场。
助农直播与台风赛跑
干部出镜拓“云端”销路
各地工作队积极开拓线上线下渠道,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助农直播,队员和镇村干部化身主播、助播,为荔枝带货代言,提升“云端”销量。
6月上旬,第1号台风“蝴蝶”逼近广东,正值销售季的荔枝面临减产滞销风险。为保障荔农收益,驻茂名化州市文楼镇工作队响应政府号召,协调组团单位省烟草局(公司)旗下二十支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帮扶力量成立直播专项小组。
队员们在雨中搭建直播场地,在泥泞土地上搬运材料,在仓库严格筛选荔枝。培训室里,主播们快速学习荔枝知识、直播技巧。茂名、肇庆、湛江三地二十支分公司连夜调配资源,带去专业设备和团队。
“颗颗饱满,果肉晶莹,汁水四溢,甜润可口。”6月12日直播准时开启,主播坐在硕果累累的荔林间热情推介,工作队“客串”直播间,邀请农户出镜分享故事,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短短3小时,2.5万斤荔枝售罄,销售额达42万元。大家赶在两天后台风暴雨来临前,完成采摘和发货。
驻茂名信宜市丁堡镇工作队提前行动,通过出镜促销带动销售。工作队与华南师大“双百”团队、电商网红合作,从不同角度拍摄7条短视频介绍丁堡荔枝。丁堡镇党委书记、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等纷纷出镜,讲好荔枝故事,有效提升电商销售额。
在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工作队依托中国移动-广州工控(坡头)数字示范基地,协调后方组团单位资源,搭建“工控优选直播间”及“工控专属购买链接”,让湛江荔枝乘“数”出圈。队员们深入果园化身“最强助播”,与直播团队协作推介,通过线上直播和组织采购,在荔枝上市初期便实现销售量破万斤,销售额超15万元。
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工作队帮助允泊村注册成立农业公司,开拓线上销售平台,采用直播带货模式,由种植户直供新鲜荔枝,按订单采摘发货。工作队联合帮扶单位中国广核集团在阳江的产业公司,开展企地共建“核荔”助农直播,队员及企业员工化身推荐官,让阳江荔枝实现从树梢到舌尖“一键直达”。
驻揭阳市惠来县葵潭镇工作队搭建平台,促成葵潭镇与东莞市惠来商会深度合作,商会会员对千秋镇村乌叶荔枝实施“包园”收购。在巩固传统渠道的同时,工作队联合揭阳网信部门开拓电商渠道,组织网红进荔园直播带货,吸引消费者关注购买。
创意营销造IP
农旅融合提品牌效益
为推动荔枝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多地工作队瞄准产业融合,打造品牌IP,谋划文旅项目,拉动销售。
驻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工作队创新“品牌引领+数字赋能+城乡互促”帮扶模式,以流量换销量,助力“仙品荔”品牌跃升。今年4月启动的“我在遂溪乌塘有棵仙品荔”定制活动,推动个性化定制销售超1500万元,电商平台销售额超2500万元。
借助社交平台,工作队推动打造“仙品荔书记IP”,指导镇党委书记开设小红书账号,通过“云打卡”定期展示果园风貌,并发动全镇300余名荔农及100多名选调生、乡村振兴志愿者构建小红书宣传矩阵。一个月内,平台“仙品荔”种草内容达1000条,流量破1000万,实现“果未熟而营销先行”。
5月15日,全省首个“小红书村”在乌塘镇新屋村揭牌。通过与专业平台合作运营,开展流量扶持、电商培训及作品创作,一批本土化创意短视频涌现。工作队组织的“仙品荔开采活动暨文旅周”赢得全网超1亿流量,98条短视频播放量超3000万次,推动荔枝销售额突破3亿元。
在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工作队6月28日举办“悦荔”音乐会,以荔为媒、以乐为友,呈现集产业推介、文化展演和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盛宴,推动荔枝销售。通过文化赋能和旅游引流,打响汕尾红灯笼、红嵄荔、迟美人等特色品牌。
在帮扶单位支持下,工作队推动“荔枝+艺术”跨界联动——中南大学教授蒋烨、中国美院教授王茂青、深圳大芬油画村梁剑三大艺术团队齐聚赤坑,开展“冲浪荔枝海洋彩绘万亩荔乡”主题采风,让艺术成为连接田间与市场的桥梁。在工作队等帮扶力量和当地政府推动下,汕尾荔枝已售出约8万吨,销售进度达80%。
荔枝是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支柱产业。为应对产量大年,驻镇工作队针对品牌知名度低、渠道少、上市晚等问题,开展推介活动拓宽销路。工作队在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发言,向全国专家、采购商展示雷岭荔枝优势;参与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筹备,优化方案,协助打造雷岭荔枝IP、Logo,助力销量和游客量增长。队员们还邀请深圳企业家、文艺界人士实地考察,引入“荔枝+文创”资源,加力推广雷岭荔枝。
从雷州半岛到珠三角,再到粤东产区,一片片丰收荔园、一个个带货镜头中,都有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身影。在这场全省荔枝促销行动中,他们扛起助农增收担子,架起城乡桥梁,搭建产销平台,推动广东荔枝卖得好,守护荔农“钱袋子”。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基本养老金再涨2%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基本养老金再涨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