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唐湘如水稻减氮增苗栽培氮肥用量可省两成 水稻减氮增苗栽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稻节肥高产栽培技术,有试验数据显示,该技术较常规施肥减氮15%-20%,增产5.6%。 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通常“重前轻后”,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保证有足够的分蘖数来保证高产所需的有效穗数;二是控制中期肥料以防止倒伏;三是担心后期肥料施用过多造成贪青。因此,要提高水稻生产的氮肥利用效率,必须在保证有足够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减少生长前期稻田氮的损失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增加后期氮肥的施用量必须建立在前期减氮的基础上,以确保中后期肥料的均匀稳定供应,防止倒伏和后期因肥料过量而贪青。 水稻减氮增苗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增加种植的基本苗数和应用促进前期分蘖发生的育秧技术,大幅度降低前期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减少氮肥总施用量,将现有前期施用的20%以上的氮素肥料推迟到穗分化期利用,从而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和节氮增效的目的。 同时降低前期氮肥比例有利于水稻群体质量的提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量,从而提高稻米品质和降低农药施用量及农药残留量。 采用该技术时,农民朋友应掌握三方面的变化:一是按当前的施肥方法和亩氮肥用量,降低氮肥总用量15%-20%;二是提高以低位分蘖为主的基本苗数20%左右,在常规用种量的基础上增加20%用种量;三是氮肥施用方法由常规的基追肥比7:3改良为基追肥比例早稻5:5,晚稻4:6。 ■龙门农技中心副主任杨周祺年施一次石灰种桔经济实效 首先正确掌握施肥时期。这是施肥技术关键环节。幼龄树重在促长枝叶,扩大树冠,生长前期应勤施薄施,使枝梢健壮,后期则控制水分,有利充实老熟。成年树则应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使抽梢与结果的矛盾得到统一,从而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其次是确定合理施肥量。此时应考虑两个因素:①柑桔不同品种需肥特性。例如:椪柑、蕉柑需肥量高于年桔、沙糖桔。②土壤条件的差异。例如:山地柑桔园土壤肥力较低,因此施肥量一般比平地肥沃柑桔园较多。 最后要讲究施肥方法。柑桔应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养分完全,肥效长,能明显改善土壤性状。例如,塘坭,冬季干塘到处都有,又不用钱买,只是出一点运费就可解决问题,既帮了塘主清淤,又肥了果园,经济实惠。化学肥料速效,易导致土壤板结,但在攻梢时必须靠它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现在大部分果农都是撒施,就是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冠下面,这种方法快、省,现在人工较贵,采用这方法每个工人每天能撒400-600公斤,但是肥料利用率不高,下雨被水冲掉一部分,天晴养分易蒸发,太浪费。 个人认为条状沟施较合理,这种方法虽耗时,需要人工较多,但不会被水冲日晒,肥料利用率较高、效果好。 此外,柑桔园每年在冬季清园时施石灰一次,亩用100-150公斤,既可分解释放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又可改善土壤结构,经济实效。 ■省农科院土壤肥料所所长杨少海不要盲目加施氮磷钾 从技术上来说,利用科学施肥应对高价肥已具备了条件,在今年这样特定的环境下也显得更加有意义。从以前农民施用一元素肥到二元肥,再到现在施用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肥,可以看到农民施肥的前进脚步。从近年来广东种植业发展情况来看,我觉得现在需要指导农民的是少让他们加施氮、磷、钾! 珠三角的蔬菜场、香蕉园的土壤由于常年大量使用高含量的化肥,积累了大量养分。去年,我们作了一次香蕉施肥试验,在一块香蕉地使用了350公斤最佳配方比的化肥,而另一块香蕉采用无肥管理。我们发现两块地的香蕉长势和产量均无大的差别!一造不施肥都能达到往年的产量,说明土壤中的养分已经非常充足。 土壤潜力大的菜场、蕉园,我们提倡减量施肥。要让土壤中富余的养分聚集起来,这样,农民只要投入很少的化肥,在作物生长的特定时期补充一点养分就可以了。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何波祥桉树:清明后追肥利用率最高 桉树是对肥料十分敏感的树种,无论是幼龄林、中龄林或近熟林施肥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大量的化肥施用必然造成林地退化,土壤板结,地力衰退。因此必须通过科学施肥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土地的可持续经营。 目前农民的习惯施肥存在不少弊端。如:喜欢采用三个15的进口复合肥给桉树施肥(氮15磷15钾15)。由于桉树对氮磷钾的需求有别于农作物,使用这种复合肥做基肥或追肥,不仅造成了肥料养分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因缺乏桉树生长所必需的中微量元素致使桉树不能正常生长和抗病力降低(桉树缺素症状及看叶诊断相关报道详见今日农化版)。 自配肥料不仅没有根据桉树的需肥特性对氮磷钾进行合理的配比,而且忽视了对桉树生长过程中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如硼、锌等,影响了桉树的正常生长。 那么,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放基肥和追肥时做到当天放肥当天回土,避免肥料长时间曝晒,氮素气化,降低肥料。每次追肥前要除草,避免肥料被杂草消耗,降低肥料利用率。施肥时在植株左右两边开沟施肥比挖穴施放肥料的利用率要高,因为开沟施肥肥料分解释放覆盖的根系要比挖穴施肥的覆盖的根系要多。 种植桉树时,必须掌握整个生长周期的施肥规律。桉树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磷肥,主要通过基肥补充。南方土壤的磷,多为固持态,游离态的有效磷极低。易淋溶的氮素和钾素,不宜太多,避免因根系吸收能力不强,及雨水太多,使营养元素淋失,未被桉树吸收而造成浪费。特别是易淋溶的氮素,尽量选用有机与无机结合,实现缓慢释放的。每年追肥应在生长期前施入种植穴为佳,每年的3-4月份。这个时期桉树速生期开始,最需要补充养分,以速效高氮复合肥为佳。这个时期肥料的利用率最高。9月份后施肥肥料利用率明显下降。 种植当年下半年(最后一季度)不应再追加肥料,特别是高氮肥料,在桉树种植的北带,如广东的粤北及江西、湖南等地,防止抽梢,适宜的木质化,是避免严重冻害的养分技术措施。桉树经过一年的定植生长,第二年根系发育到一定程度,树体也具备强健的光合呼吸能力,在气温回升,雨季到来的清明节后,即可开展第二年的追肥,满足新一轮生长的需要。 到第三年时也需在雨季到来的3-5月份追肥,到第四、第五年后原则上不再施肥。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罗诗巧施肥糯米糍连续八年稳产 近年来,东莞荔枝面积只有10万亩,减少近七成。种植粗放,产量也不高。但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各个荔枝基地坚持环割、促控稍和巧施肥(壮花肥、壮果肥、壮稍肥)等措施,实现了糯米糍荔枝连续八年稳产、高产,果品质量位居全省前列,销售价格比普通农民种的高出30%-50%,产量也高出30%-50%。 一,巧施壮花肥。春季气温回升后,应及时施用壮花肥,提高花穗质量,提高座果率,促进营养生长。始花前(3月上中旬),在滴水线内侧挖环状沟4条,每株树腐熟花生麸12公斤或鸡粪水50公斤、复合肥1-1.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氯化钾0.5公斤。 二,巧施壮果肥。花量大的树宜早施;花量少的树宜迟施;树体壮旺而花量少者可不施。此次施肥以钾肥为主,施肥量根据树体叶色及结果量而定。一般施复合肥0.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氯化钾1公斤,结合施腐熟的2.5公斤花生麸水或10公斤鸡粪水和喷1-2次叶面肥壮果。 三,壮稍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的施用对糯米糍的丰产稳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目前运用得较多,效果也较好的是花生麸和鸡屎粪。使树势恢复,促秋梢萌出,为结果母枝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时间在6月底或7月初。花生麸和鸡屎粪在施用前1-2个月先放在粪池内按1∶6左右的比例加水混合腐熟为好。挂果多、树势弱的树体宜采果前施肥;挂果少、树势较好的树体于采果后施肥。并在滴水线内侧挖环状沟4条,每株树施腐熟好的花生麸10-15公斤或鸡粪水50公斤,外加复合肥1.5-2公斤,或尿素1.5公斤,钾肥0.5公斤左右。 ■省农科集团苗木中心蔡时可香蕉滴灌施肥效果明显 近年来,广东香蕉种植面积有所萎缩,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黄叶病的传播,加上去年海南“蕉癌”谣言的风波,对产业影响比较大。据了解,现在广东省内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是“农科1号”。第二就是香蕉产业高投资的问题。前些年,由于香蕉产量大,价格好,利润高,农民施肥变得不讲究,只管大量施用复合肥,不怕高投入,成本达到3000元-4000元/亩。其实,香蕉在各个生长期对N、P、K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前期重N,中、后期重P、K。香蕉的施肥按照生长期:18片叶之前,10天施一次肥,比例为2:0.3:1;18片叶到抽蕾前,20天施一次,比例为1:0.2-0.5:2-3;抽蕾后,45天施一次,1:0.5:1。 要降低成本,我认为在香蕉种植要做到少施肥、自己配肥,尽量不用复合肥,这样可以节约1/3的成本。再一个就是大力发展喷灌和滴灌。喷灌发展的时间长一点,在很多地方已成规模化,相比以前的种植方式有很大进步。不过,喷灌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肥料的利用率也不高,省肥效果不明显。滴灌在以色列运用得相当成熟,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趋势。 以前,很多农户对滴灌存在误区:缺水的地方才适合使用滴灌,费用高。其实滴灌真正的目的不是节水。采用滴灌系统,我们就能滴灌施肥,可以配肥,最大的好处是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肥料50%以上。不仅如此,滴灌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工,一个人就能给上百亩的蕉园施肥。通过长期种植试验发现,在有滴灌系统的蕉园里,叶斑病、黑心病、黄叶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香蕉长势好,采收期能提前1个多月。 滴灌的成本不高,大概需要800元/亩,但是它需要农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不够条件的农户可以联合起来,共用一套滴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