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0版:农村财富·广西农业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苍梧种植大户笑言:向广东学种柑桔!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3月2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南方农村报走马广西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肖建

  苍梧县新地镇题铺村是当地的沙糖桔专业村,村民陆火昌的果园靠近公路边。3月12日下午,陆火昌正在清理果园的杂草,我们递上《南方农村报》和《柑桔·金吉》,他接过一看,笑逐颜开地说:“啊,你们是广东来的。我种植沙糖桔还是向你们学的呢。”这一说,立即将双方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截。
  陆火昌是村里最早种植沙糖桔的专业户之一。他说,他有个老表是广东郁南人,靠种沙糖桔发了家,他们之间每年农闲时都走亲戚,通过实地考察和老表的多番动员,2003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试种2亩。“树苗是广东引进的,技术是从广东学的,连收购的果贩也是广东来的。”2006年果树有了收成,收购价每斤竟然达到3.1元,这下子让他信心大增,认准了种沙糖桔是一条致富路,并迅速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亩。今年春节的冻害虽然令陆火昌损失了13万元,但却没有动摇他的信心,他告诉我们刚租下70亩山地,每亩年租金只是35元,苍梧的土地成本比广东省沙糖桔产地的土地成本低得多,加上随着广西沙糖桔形成了产业规模后,已经开始开拓东盟市场。“今后,我们的产品除了销向国内,还销出国外呢。”陆火昌胸有成竹地说。
  据了解,苍梧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力量,把开发沙糖桔生产,列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使沙糖桔生产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沙糖桔种植面积达6.5万亩,总产量35000吨,产值1.1亿元,全县有沙糖桔专业村20个,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专业户60个。而具有得天独厚气候的广西西江流域各县,如贺州、岑溪、藤县、苍梧、百色等,都有着几百年种植柑桔的历史。近年来柑桔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梧州市所辖各县,种植柑桔面积达15万多亩,年收入超2亿元,是广西最大的柑桔基地。现在沙糖桔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推手,被自治区农业厅列为广西优势农业新产品。
  广西柑桔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充,与广东两地联手开拓市场也摆上了议事日程。去年底,在广东德庆召开的西江流域柑桔产业发展论坛上,与会的两广代表达成共识: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力拓广阔的东盟市场,让柑桔走出西江流域,走向东盟各国。现在,两广柑桔种植业届本着推动区域经济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为合作的基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优势互利、共同发展,加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建立西江流域柑桔产业合作框架,协议的框架主要包括十项内容:共同加强柑桔品种资源保护、加强标准化合作、共同开展病虫害监测、共同杜绝使用高毒农药、加强市场供求信息合作,共同把关质量安全、加强区域间协会合作等。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