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1版:农村财富-海南农业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三亚今造水稻制种面积增加三成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10月3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揭育聪

  制种亲本花期不遇,一直是杂交水稻育种的难题。   □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揭育聪)记者近日从海南省三亚市农业局了解到,受今年晚造感光型稻种减产的影响,接下来的杂交水稻制种规模会有明显增加,预计播种面积14万亩,其中广东地区客户安排制种面积近8万亩,比去年同期多三成左右。三亚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蔡克勤科长说,尽管已将崖城、田独等几个外运蔬菜产区的1.5万亩水田让出来做制种专用,但还是供不应求。
  记者从三亚市海棠湾、田独等地了解到,同往年一样,当地的水稻南繁制种如期展开。不过,由于今造制种面积出现偏紧,当地的地租也相应水涨船高,不少客户还找不到足够的田块。“去年租地制种每亩才500元,现在700元也难找到了。”来自江西萍乡的制种专业人员陈友彪对记者说,为了尽快抢时播种插秧,他只能去距离三亚80多公里的乐东县佛罗镇福塘村租地制种。
  据乐东县腾福西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方才和介绍,以往当地农民种植翻秋西瓜和北运蔬菜较多,但今年由于西瓜行情不好,很多地块一度被空留。本来农民准备改种青皮辣椒、紫红茄子、青瓜、超甜玉米等外运出岛瓜菜,但是,由于最近水稻南繁制种租地紧张,很多村民看好商机,于是也就把田地让了出来。“菜地租给人家制种,除能拿到一笔租金外,还可被老板雇佣来做短期插秧工人,每天可赚到人工费50多元。”佛罗镇福塘村农民方维宽对记者说,轮作一造水稻,养肥地力,明年可以减轻土传性病虫害的发生感染。
  受今年早期冻害天气的严重影响,春繁水稻生长普遍花期不遇,授粉受精不良,发育异常,空瘪粒高,母本早于父本居多,占60%以上,制种产量大幅减少。而在海南临高制种生产基地,影响更严重,90%以上减产失收。在减产的几个杂交水稻组合中,秋优、龙优、博优等系列感光型品种居多,产量均比去年同期减少近四成。
  “为了满足明年水稻种子市场的需求,我公司打算今造增加1.2万亩的制种面积,主要生产杂交稻龙优665、龙优673等优质品种,目前公司种子供不应求,库存量已为零。”湛江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希声对记者说。对此,广东省的其他七家种业公司制种基地负责人也纷纷表示认同。
  “播种面积增加了,但关键还是要看冬春季节的气候变化。”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耀武说,目前水稻制种生产风险太多了,除了亲本本身的结合力外,还有外界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如冷害、洪涝、干旱等。“每年都希望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年头,如果能像安徽、江苏等地政府给予1元/斤的制种补贴就好了,最好能适当提一下种子价格。”陈耀武说。
  “其实,种子贵一点不怕,关键是要保证其产品质量,米质饭味好。”四会市种子公司经理范苏对记者说,面对新一轮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普遍涨价,种子生产成本也在上升,适当提价还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是优良品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