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2版:农村财富-广西农业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宾阳稻藕套种钱粮两增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10月3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陆波岸


  莲藕田里稻花香。10月26日,笔者在广西宾阳县黎塘镇采访了解到,当地农民实行“稻藕套种”技术获得钱粮两增。黎塘镇三李村委雷响村农民雷奉桂说,过去农户有两亩水田,只能种一亩莲藕一亩水稻;如果全部种上莲藕,那口粮只能到市场上去买。实行稻藕套种后,他们可以同时种两亩莲藕和水稻,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这是一个面积不增、肥料不增、投工不增和效益增、产量增、质量增的好做法,值得推广。”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如此高度评价。
  黎塘镇莲藕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渐成规模,素有“莲藕之乡”美称。“然而,作为农民没有米吃,还要到市场去买米,那是一个很大的苦头。”雷奉桂说,在收获莲藕的同时,不少农民开始想方设法找出一条既能够保障钱袋子不减又能解决口粮的路子。
  这种尝试从1995年就在黎塘镇开始。黎塘镇副镇长唐平刚告诉笔者,那些只有两三亩地、又有两三个小孩上学的家庭,首先试着在自己的莲藕田里套种水稻。“很多人开始都不相信莲藕田里能种出水稻,直到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成功后,才被人们认可。”
  7年后,“稻藕套种”技术才从民间走出来,作为一个逐渐成熟的农业技术在黎塘推广。黎塘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承祥介绍说,2002年黎塘镇创建了莲藕套种晚稻技术,2004年建立5000亩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示范主要品种有鄂莲1号、4号、5号、6号莲藕新品种和秋优998、博优258、博Ⅲ优273水稻新品种。
  “这一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经济效益,提升了土地的贡献率,给全镇藕农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谢承祥说,过去纯种莲藕,亩产2500公斤左右,实行“莲藕套种水稻”,一亩田还可以多增收稻谷350-500公斤,实现粮藕双丰收,效益显著。
  “稻藕套种”技术经过当地农民实践探索和农业技术部门总结提高之后,成了一个逐渐成熟并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接受的高效立体农业栽培模式。
  谢承祥介绍说,莲藕套种晚稻第一个关键技术是品种的选择。在莲藕品种上最好选取早中熟品种,这样可以在莲藕成熟时套种晚稻。晚稻品种上同样选用中熟品种,不宜选用迟熟品种,确保稳产增产。经试验证明,目前莲藕套种晚稻的优良品种有:鄂莲1号、4号、5号、6号和武汉藕9217等莲藕新品种以及博优258、博Ⅲ优273、秋优998等水稻优良品种。
  套种的时间也需要很好把握。谢承祥说,莲藕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到30℃之间,一般广西莲藕种植时间在3月底至4月上旬,过早种植,温度偏低,低于15℃容易使藕种腐烂;过迟种植,生长期不足,影响产量和晚稻套种。晚稻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到30℃之间,如果开花期遇低于15℃并维持3天以上,水稻产量就会受影响,造成空秕粒增多。所以晚稻种植时间要在8月上旬(即立秋)前移栽到藕田里,确保在寒露风来前抽完穗。他说,水稻产量是由穗、粒和结实率决定的,“稻藕套种”要获得高产,必须提高有效穗数,争取穗大粒多,控制无效分蘖。因此,要培育壮秧,力争在抛秧时每株有三叉分蘖苗。
  谢承祥说,由于莲藕叶在8月份还没有完全枯黄,但此时莲藕已成熟。所以,抛秧时先把莲藕部分老叶、病叶、枯黄叶摘除,以利透风透光,便于抛秧后水稻早生快发。抛秧时先排田里的水,抛秧后2-3天再灌入浅水,以增加土温,促进禾苗快速生长。莲藕田因肥力较高,抛秧应比一般田稀些,确保稳产丰收。
  “现在,这个技术不但解决了藕农的口粮问题,不少藕农还要把多余的米拉到市场上去卖呢!”雷奉桂高兴地说。
  □陆波岸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