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 本报讯 (记者刘中华 李宏吾)日前,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思发在北部湾(北海)水交易会上披露,2007年中国的罗非鱼产量达121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9%,已成为养殖量最大的引进鱼类,南方的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成为最主要的4大养殖区。 据介绍,罗非鱼生产在全球呈现“一龙四虎”的态势,除了中国独占鳌头外,埃及、印尼、菲律宾、泰国的年产量均超过10万吨。这种适应性很强的鱼类在全球的养殖越来越多,亚洲、美洲和非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产,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养殖鱼。 2007年,全球罗非鱼贸易量达20万吨,在水产品贸易中占第三位。“水产品是至今仍然由野生资源提供人类的食品,但随着海洋资源的衰退,养殖代替捕捞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罗非鱼是目前发现的最好品种。”李思发说。 据了解,中国国内罗非鱼消费市场很大,我国2007年罗非鱼年产量121万吨,其中1/3加工出口,2/3为内销。“目前国内市场才刚刚起步,就已形成这么大的消费市场,如能解决了泥腥味问题,市场潜力则更大,已经有人将罗非鱼称为我国‘第五大家鱼’”,李教授说。在国内市场开发问题上,可以在稳定已经开发的南方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西北和东北市场,为罗非鱼产业提供多渠道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