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3版:体育/体彩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农运会赛抛秧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10月30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欣华

  10月28日,河南选手秦琳琳在女子原地抛掷秧苗比赛中。            □新华社图片

  抛秧,插秧,抢收粮食……这是春耕秋收时的农村繁忙景象。现在这些“农活”需要在赛场上完成,农运会的田径比赛,比的就是这些“农味”十足、妙趣横生的项目。
  农运会田径比赛于28日开始,当天进行的7项比赛都不是常规的田径项目,如抢收粮食进仓、3人四足跑、插秧、搬重物跑;而男子三项全能分别是100米推轮胎赛跑、原地抛掷秧苗、80米搬挑粮食赛跑。
  农运会田径比赛也分田赛和径赛,当天进行的田赛很有“田赛”的味道:原地抛掷秧苗。运动员要站在0.2米高的象征田埂的抛掷板上,将塑料秧苗(男子项目重1.5公斤、女子0.8公斤)抛出去,抛得越远得分越高,每人可抛3次。
  插秧比赛要跑60米,途中要将300棵塑料“秧苗”全部插进插秧板上的小洞。根据规则,选手必须单手插秧,且不得换手,如果掉秧苗也只能用单手捡拾;姿势要保持“脸朝黄土背朝天”,不能用蹲姿进行比赛。这么一来,运动员就只能扎着“马步”在粗糙的木板上移动,难度可想而知。
  福建省安溪县16岁的小姑娘林贵婷是插秧比赛的预赛第一名,她的成绩是3分56秒5。这项比赛不但要腿快,还要眼快、手快,比赛下来腰酸背疼、手臂发软。林贵婷说:“我是家里的小女儿,平时其实也不常下田插秧。”她表示,为了参加农运插秧比赛,自己吃了很多在家里也没吃过的苦。“刚开始就是一组一组、十几次地练习,但因为太枯燥,所以有时也会把秧苗摔了,对教练发脾气。”
  因技术运用不当而影响成绩的“重灾区”,是男子三项全能的80米搬挑粮食赛跑。许多参赛选手将扁担横在双肩,双手握筐,结果重心摇晃,跑起来像一只“笨鸭子”。19名选手中,有半数采用了这种错误挑法;而那些单侧肩膀放扁担的选手,挑着箩筐健步如飞。
  本次农运会田径比赛历时5天,共设29个大项,将有包括台湾代表团在内的500多名运动员和150名裁判员参与。       □欣华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