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医改 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公布,方案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明确规定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可是,如何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方案并没有具体规定,笔者认为医改应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及设备条件的建设。 目前农村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如B超、X光机等)都是县市医院的淘汰品,设备老化有的病要做必要检查,农村卫生院的检查结果,对诊断病情根本不起作用,这导致医生只能凭经验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好,病人到县医院后又要做重复的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民看病贵。如果医改能采取措施改善乡镇卫生院设备老化陈旧的问题,防止市、县医院淘汰设备流向农村,则可大大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的水平。 现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农村的村医,待遇普遍得到改善,他们大都努力工作,但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只会看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对于稍复杂点的病,则看不好或不敢看。而个别能力强的卫生院医生,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公务比较繁忙,无暇为病人看病,有的则干脆自己承包一个门诊搞创收。自己承包门诊的医生,大都不愿添置先进医疗设备,这样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民看病难。如果医该能利用制度进行规范,把乡镇卫生院的设备与农村业务能力强的医生,这两块资源整合起来,将可以缓解农民看病难的局面。 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站如能像大城市医院一样医术高超、设备先进,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发挥各自所长,为病人着想,农民有病一定不会动不动就往县、市医院跑,这也符合医改医疗资源“下沉”的目标。 □南雄 曾宪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