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力波
目前,广东省各地荔枝都已走上街头、商铺、超市,从广东各地反馈的信息表明,今年的荔枝收购价比去年涨了三成左右。但是,由于今年茂名、阳江等地的荔枝都受去年台风影响,产量大减,果农的总收益其实没有增加,反而比去年更少,对于果农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失望的年份。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种植成本逐渐上升,在市场低价的打击下,荔农的利润由十年前享受暴利到如今已是在成本线边缘挣扎。 农资成本翻倍涨 “今年我的荔枝每斤成本比去年高0.3元。”阳东县果农勇叔说。勇叔是当地种果能手,管理水平较高。以往他的成本一直控制在0.5元/斤,而其他果农往往要达到0.8-1元/斤。“但是今年病虫害严重,用药较多,肥料价格也高。我也无法控制成本了。” 据广东省农科院水果所专家组调研结果,化肥、有机肥和叶面肥的支出,约占荔农每年总支出的25%。按照常规的施肥管理,每亩荔枝园年需施尿素15-30公斤,氯化钾15-35公斤,过磷酸钙30-75公斤,花生麸15-40公斤或者鸡粪250-450公斤,叶面肥每年使用5-7次。此外,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的支出,也是荔枝园一年管理中较大的支出,约占每年总支出的10%。由于市面上农药质量参差不齐,果农使用农药时往往是按照最大剂量用药,有时候还重复用药,再一次加重了成本。 高州市水果局局长潘达富介绍,1999年以前,一棵荔枝树的农药、化肥成本是10元。“那时候大家用化肥相对较少,有机肥用得多一点,用药也较比单一。”潘达富说,近几年,高州的果农大概每年要以20元/株的费用来种植荔枝。按照当地30株/亩的常规种植密度,农资成本达到600元/亩。 电白县农资经销商陈老板介绍,由于每年的荔枝价格都很低,近年来当地果农农资投入开始谨慎,购买化肥、农药的支出减少。“这里的农户都开始节省成本,不过方法有点简单:减少用肥、用药量。有的果农甚至没有打理果园,任其自生自灭,有多少就收多少。”陈老板说,“尽管这样,这里的农资成本也仍然需要300元/亩。” 大果园亏在人工 “在荔枝产区,收获时节,雇佣工人采收荔枝的成本就是每斤0.3元。”潘达富说。据了解,大部分产区的果农认同的成本价大致在0.8-1元/斤,而单单采收成本就要0.3元/斤,这是不少大果场的肉痛之处。 陈老板介绍,每年收荔枝的时候,上万斤的荔枝挂在枝头上,需要人工逐一剪下来。“收果的时候,我们最担心是怕找不到工人,荔枝烂在果园里。”陈老板所在的大衙圩是电白县最集中的荔枝销售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外地工人在收果的季节被请进来。“本地人工比外地的贵,一天要70元工资,外地的只要50元。” 潘达富表示,现在50元/天的工资是正常的价钱,加上工人的伙食费,每天一个人工费用要60元,而一个工人一天最多采200斤果。这样一算,每斤荔枝的采收成本就是0.3元。 据了解,十年前果园的人工成本大概为20元/天,即便是收果期,人工费变化也不大。潘达富透露,现在也有部分果园的采收成本相对便宜。据介绍,果园里如果有长期雇佣的工人,那么在收果的时候,只要向他们支付0.15元/斤的工资,节省了一半。但是长期雇佣工人的做法没得利大部分果园经营者的认同。 陈老板告诉记者,果园越大,需要请的工人越多,费用也越大。他举了一个例子:当地有一个2000亩的果园,按照一个工人管理30亩计算,雇佣了大约70名工人。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工资标准,一年就要70万的人工费。那么这个果园一年的总投入需要140万元。但是,2000亩的果园的产值在前几年根本达不到140万元。“这个果园前几年每年都要亏,后来直到亏损了300多万后,果场的老板就干脆把果园划成若干块转让出去了。” “这些年,电白这边的大果园几乎都活不下来,行情太低,人工费已经占到荔枝成本的一半以上。这些大果园转让给散户经营,才得以维持。”陈老板说,“散户们并不知道,其实大多果农也是亏本的!散户们虽然有了自己的果园,但是等于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赚取一点低廉的人工费而已。” 高起高打有人试 不过,虽然荔枝种植成本近年来普遍偏高,但一些果农干脆再加大投入,提升荔枝品质,定位高端市场,他们表示,这种做法能极大地提升荔枝价格,效益亦很可观。 “我的果园现在全部采用荔枝套袋,每个袋子的价格大概是0.3元。”阳西县西荔王荔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迪介绍,他的果园近几年一直采用荔枝套袋。这些荔枝在采收前一个月进行套袋处理,由于能保证符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陈迪的荔枝价格总能比其他果农高出1.5元/斤。“用3毛换一块五,很简单嘛!”陈迪说。 其实陈迪对果园最大的投入要算果园里的滴灌系统。他的300亩果园现在全部覆盖了滴灌设备。陈迪告诉记者,滴灌设备可以大大减少水、肥的浪费,而且还能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其实这套滴灌设备最大的好处在于节省了人工成本。”以前陈迪的果园需要8个工人管理,他们的工资是1500-1800元/月,这样一来,一年工人的工资就要十几万。“现在就只要请一些临时工喷几次药就可以了。肥水管理,其实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据了解,陈迪的西荔王合作社已经通过社员筹资数十万元,建立起阳西第一个用于荔枝保鲜的冷库。“我们合作社的荔枝的目标是出口国外市场。”陈迪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