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余显茂)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一次性施肥方法和化肥减量高效施用技术,哪一种更具推广优势?今年早造,由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主持,在怀集梁村平原水稻产区展开的示范推广表明,这三种技术较农民习惯施肥平均增产9.2%、11.16%和10.3%。 省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徐培智研究员表示,年初,该所先后采集土壤样品52个,经化验分析并根据该所科研成果,提出每亩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2公斤、5公斤和12公斤,同时,配施适量镁、锌、硼等养分。结果,水稻长势明显好于往年。 长期以来,农民施肥一般是一次基肥,2-4次追肥,非常繁琐。而一次性施肥技术将营养专用与养分长效化相结合,一次基施全部肥料能满足水稻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彻底简化施肥技术。 减量高效施用技术通过对肥料合理施用,培育庞大根系,提高养分利用率,达到化肥减量目标。以水稻专用肥为载体,强调把80%左右的肥料作基肥全层施用,剩余肥料在移栽后30-40天施用。从施肥技术上该技术比农户习惯施肥省工,在肥料用量方面比推荐施肥技术节省氮磷钾养分约15%,比农户施肥节约20%-30%。 徐培智研究员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添加养分全面,但农民难以直接使用,需加工成配方肥才更易推广应用;一次性施肥方法最简单,营养也全面,但肥料投入成本稍高;化肥减量高效施用技术不仅明显节肥,也能节省施肥用工,增产效果也较明显。三种技术较农民习惯施肥平均分别增产9.2%、11.16%和10.3%;较农户习惯种植技术平均分别增产62.3%、66.5%和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