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0版:农村财富-饲料、动保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中原粮仓玉米减产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10月03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梁皓仪


  玉米价格今年以来一直保持上涨势头,从年初的1300元/吨左右,涨至当前的接近2000元/吨,而且不少地区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笔者8月底至9月初对我国玉米主产区——河南进行走访,所见家禽业或饲料厂的人士,几乎都为玉米货源紧缺而发愁,更为即将到来的秋粮收成担扰。
  中原河南,素有中华粮仓之称,除了小麦产量居全国之冠,玉米产量亦仅次于东北,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笔者走访发现,当地玉米市场负面信息多过正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陈粮空仓,北上求料
  按往年惯例,临近秋收,农户或粮库会抓紧时间清仓腾库,减储陈粮。但今年8月份,陈粮仓库已基本空虚,无粮可卖。当地所用饲用玉米基本上从东北、河北、山西购进,市场价格基本与南方持平。据当地行家反映,国储粮食数据名不副实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去年袁隆平先生爆料居然成为头条新闻,令老百姓感到不可思议。
  据当地行家透露,除了历年不断累加的“虚拟”粮储数据外,这两年以开发绿色能源为由的工业酒精生产亦占去相当数量的粮储份额。汽车与畜禽争粮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改变玉米供需平衡点的主要元素之一,陈粮空仓时间的提前出现成为国内能源垄断程度日渐强盛的必然结果。
  此外,当地老百姓反映,某些地区的超大财团(含个别有境外资本背景者)在国家主管机构颁布粮食提价方案之前已全面铺开屯粮计划,这对加剧粮荒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前期干热,后期凉湿
  今年六、七月间,河南几乎全省遭受严重高温干旱影响,玉米长势较差,不能及时灌溉的地块影响更大。到了8月中、下旬本是中原一带玉米灌浆的关键时期,充足的光照与较高气温是保证玉米丰产的关键因素。然而,此时期内,华北、中原一带阴雨连绵,数周时间内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低2-3摄氏度,严重影响玉米灌浆成熟。由于玉米苗期严重高温干旱,影响长势,灌浆期又遭低温阴雨,当地农业专家估计今年将全面减产10%左右,甚至更多。
  三、倒伏不少,损失惨重
  9月初,笔者从郑州往平顶山,在路两旁只见玉米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带状倒伏。据当地业内人士介绍,8月底至9月初的几场狂风暴雨,刮倒的半成熟玉米在10%-20%不等,局部地区可能超过30%,个别镇(如蒙城县的坛城镇)则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极为惨重。倒伏的半成熟玉米,一来产量剧减(产量可能不及正常的60%),二来因渍水而发霉变质,其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另据知情者透露,河北省因风灾而倒伏的玉米面积可能并不比河南少。
  综上所述,河南省今年因陈粮提前一个多月空仓,秋玉米因前期高温干旱严重影响苗期生长,后期则因低温阴雨影响灌浆,更因多场狂风暴雨吹倒为数不少的半成熟玉米,当地秋粮较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且发霉变质将不可避免。今年中原粮仓的玉米收储情况,对主要依赖北方玉米供应的广东乃至华南各省的饲料及畜禽生产有多大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广东信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梁皓仪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