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李晓芬
2009年,我国化肥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展望2010年,肥市走势将如何?华南市场蕴含哪些商机?政策新规将如何颠覆化肥流通格局?在2009华南(广州)农资博览会举办之际,南方农村报特别邀请了十四位广东本土和国内其他区域肥企相关负责人作深入分析。 肥价涨落拐点在明年3月? 南方农村报:肥市经历了寒冬后,终于迎来回暖,您认为这一轮涨价将持续多久? 杨永藩:市场是波动的,涨属于正常,但不是长期的,客观上会持续到明年3月。影响原因是垄断巨头炒作较多、中国产能过剩严重。 杨进昌:当前肥料涨价存在一定的泡沫,更多是心理作用在作怪。由于水、电、气价格上扬,生产化肥原材料的成本增加,导致化肥价格上涨;感到紧张的企业抓紧拉货,出现抢购,价格持续上涨。但整体上原材料供过于求、农民用肥量并没有增加,只是短暂涨价现象,预计明年3月甚至2月底价格就会下调。 江永彬:涨价的背后不乏有投机成分。市场理性回归是必然的,但这取决于众多厂商的认识和对责任的承担。 王仕清: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国际能源的上涨带动的国内能源价格上涨,表现在煤炭、电、油价,这些因素给原材料供应商带来了成本的增加,有些原料的供应商基本没有利润;二是供求关系方面的因素,由于近两年复合肥市场的行情波动大,直接导致了大部分的复合肥企业在淡储方面比较慎重,所以出现了近期的复合肥价格的持续上涨。 朱爱军:今冬明春的农资价格估计将会稳中略升:广东农资市场的尿素2200元/吨应是明春上升的顶点,磷酸一铵的拐点将在2800元/吨左右出现,钾肥价格后期看来有点扑朔迷离,不好预测。 市场总体走势:高位盘整 南方农村报:请您对明年肥料市场走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杨进昌:明年市场竞争激烈,春节前后厂家加大生产量,产能过剩加剧,供过于求关系突出,我认为2010年的复合肥行情不会乐观。 甘永明:目前化肥行业又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但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粮食价格上浮趋势明显,明年的化肥市场销售形势将好于今年,机遇大于挑战。 危敬权:从中短期分析,肥料市场走势总体上是四个字——“高位盘整!”目前,钾肥谈判价格已经明朗,磷铵价格主要受硫磺价格上涨因素所致,短期内价格应该会稳中趋涨,尿素虽然由于成本上升,价格重心往上抬高,但是前期涨势过快,短期来看会稳定在目前水平。 曾捷:未来农资价格会在现在的价格的基础上稳定一段时间,原因是成本上扬;今冬明春的1600万吨比去年多800万吨储备,让工厂看到了卖方市场造成价格居高不下;现在未到用肥季节看不到买方,价格暂时波动不大。 章金明:(1)尿素:高价肥有水分,预计短期内将稳中盘整。影响原因,原料涨价、电价上调、发运困难、生产厂家借关税降低进行炒作、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价格有所支撑,但农用量并未增加。(2)磷铵:硫铁矿、硫磺等原料价格继续上调,复合肥企业保持较高开工率,导致需求集中增加,而货源紧张。短期内还将保持上涨态势;(3)钾肥:国际钾肥价格有所下降,预计后势逐渐平稳。(4)复合肥:复合肥行业属于中间体,随着氮磷钾的波动而变动,再加上市场有需求,因此,价格短期内还有上调空间。 钟伯清: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经济发展工作的大方向是稳定。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会带来农业整体政策的利好,这些都将会带动化肥产业向好的方向发展。初步预计2010年的化肥市场形势将趋于稳定,不会出现太多的大起大落,再加上国家对化肥出口关税的调整,将更有利于调节化肥市场,对国内化肥行业起到稳定作用。 詹相琪:受产量、成本、出口、国内需求等影响,尿素价格应会不断变化起伏,目前价格1950元/吨应是高峰,春节前应有变化;磷酸一铵用于复合肥生产,磷酸二铵在春季三月份之前用量较大,目前复合肥的热潮已起,抢购一铵的劲头较足,预计价格会继续走高。 周焕辉: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下行走势,肥料价格总体而言重新回归到合理空间,在国家实行保底收购量、惠农政策和经济回暖大趋势影响下,化肥需求提升。由于2009年上半年众多化肥企业开工不足,秋季结束时生产和流通企业普遍剩货不多,客观上对2010年春季销售备货提供了富余空间,肥料市场后市形势看好。 伍世德:肥料市场的“涨”与“跌”,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规律,“涨”多了就要“跌”下来,去年肥料市场一片火爆,价格高企,农民饱受煎熬,今年市场惨淡,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施肥积极性不高,经销商日子不好过。我想接下来肥料市场走势会随着经济的复苏,农产品价格上涨,逐步会恢复一种理性的上涨趋势。 华南肥市竞争将异常惨烈 南方农村报:华南庞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逐鹿,您对明年华南肥市有何看法?哪些领域将是企业销量新增点? 杨永藩:华南肥料市场可用“乱”来概括,将来看功能性产品。 杨进昌:2010年华南市场肥企之间的竞争将达到白热化,因为:一是广东本土企业对华南市场已经充分瓜分了,可企业规模在扩大、竞争力,在增强;二是武广专线开通,京广等铁路可作为货运专线,外省农资产品进入广东的运输渠道畅通很多。同时,复合肥在未来几年仍占主流,华南潜力市场并不明显。 甘永明:不容置疑地是明年竞争将更加激烈,而要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肥料生产厂家在产品、服务和渠道方面都必须要下大功夫。 曾捷:明年的市场是更加充满血腥拼搏的一年,广东的肥企未必能捞到好处。未来的市场应以有机肥和叶面冲施肥为新的增长点。同时,广东要到明年开春用肥时才能体现农资消费,今年的春节较晚,明年的用肥也会较晚,估计用肥高峰在四月份,且现在零售商库存较少,价格话语权在上游,估计明年上半年跌价的可能性较小。 章金明:个人认为明年市场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大品牌、高端肥的市场占有率会有所提高。“用心服务,诚信为农”是肥料企业永恒的追求及营销制胜法宝,华南市场也不例外。大农场及专业合作社应该成为企业下步重点关注的对象。 政策新规给流通带来商机 南方农村报:日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等新政出台,这将给行业哪些明显的影响?企业如何应对? 杨永藩:先冲击后观测,企业应练好内功,以不变应万变,创新,技术提升,服务为本,模式变革才是出路。 杨进昌:新规出台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放开了经营权,可打破垄断。关键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农资市场管理、打假力度;基层执法部门能真正把国家政策落到实处。 甘永明:促使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加速速行业的洗牌,使农资企业树立更强的品牌意识。 江永彬:新政策将促进农资流通渠道的变革,多元化的农资流通渠道对农资生产企业现行的销售模式和市场管理模式冲击很大。 危敬权: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好事,因为优秀投资者一定优先选择品牌企业;同时在法治下的农资行业的发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 钟伯清:一是放开化肥经营限制;二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三是鼓励连锁集约经营;四是,强化市场监督管理。这些给农资流通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化肥市场的放开,农资行业的调整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并购、整合,主要体现在农资行业上下游的挤压会加剧,并会对农资经销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增加,国家也会有相应的制约管理政策加以规范,今后的农资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张悦:新政策下,高含量、全营养、无残留的高档水溶肥料将成为主导市场的主要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