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9版:农村财富-蔬菜专题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增城:冬瓜疫病严重暴发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05月1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李晓芬


  □本报记者 李晓芬

  5月6日夜间,增城市遭遇20年一遇大暴雨袭击,全市3.3万多亩农田被淹,冬瓜等当地特色作物损失惨重。还没等作物恢复元气,5月10日、14日,增城市又下大雨,作物再度没顶,而5月15日后天气高温放晴更促使冬瓜疫病严重暴发。
  5月16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小楼镇腊圃村一个300多亩的冬瓜种植基地发现,原本正值开花结果的冬瓜植株,有的已完全干枯,只剩空空的冬瓜架;有的逐渐萎蔫,毫无生机。“到了这个生长时期,每亩农药、肥料、薄膜等农资的投入达1500元,本来应该等着收获呢。”给记者带路的小楼镇西镜村冬瓜种户周孔华说,冬瓜被淹时间越长、水越深的地块枯死得越快,两天之内全军覆没,防不胜防。
  “西镜村受灾较轻,但冬瓜也要减产20%左右,上市期相应推迟。”西镜村种有10亩冬瓜的周志堂表示,整个村春种冬瓜约600亩,目前处于冬瓜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即开花结果期,被水淹三四个小时以后,冬瓜根部受损,疫病严重发生,对产量影响很大。
  增城小楼素有“冬瓜镇”之称,种植面积保持在1.3万亩左右,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若一年种两造冬瓜,每亩利润达6000-7000元。今年春季雨水特别多,让春种冬瓜栽培管理难上加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住剩下的瓜苗,成为救灾复产中的重中之重。
  在广东另一冬瓜种植大镇——台山冲蒌镇,该镇农办农艺师李权生介绍,当地降雨没有广州、粤北等地强,对冬瓜的影响不算严重。但因为持续阴雨天气,冬瓜疫病也逐渐加重发生,一些零星地块已出现局部死苗现象。
  据了解,冬瓜疫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茎、叶、叶柄及生长点呈暗绿色水渍状,植株萎蔫,逐渐干枯死亡。成株发病多从茎嫩头或茎节部发生,开始为水渍状斑,以后变软,明显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严重的叶片枯死。果实染病,开始现水渍状斑点,逐渐缢缩凹陷,有时开裂,溢出胶状物,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迅速腐烂,发出腥臭气味。
  “冬瓜疫病难防,不可能100%控制住。”多年种植冬瓜的周志堂对疫病防治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一是关注天气预报,下雨前后都要及时喷药,使用药剂有效成分主要是代森锰锌,只是不同产品生产厂家、浓度不同而已,发现先正达的金雷多米尔(有效成分为精甲霜灵+代森锰锌)虽然价高,效果确实不错;二是下雨后,发现田间有植株感染疫病,要拔出阻止病菌传染;三是春种冬瓜切忌不要选择在低洼地种植。
  “一旦发病,除了天晴后补喷药效好的药剂,别无他法。”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瓜类研究一室研究员何晓明表示,产品像25%嘧菌酯(如阿米西达)、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如金雷多米尔)比较有特效;疫病随水传播蔓延很快,下雨后抓紧时间排水尤为重要。同时,由于目前还没有培育出高抗疫病的抗病品种,在选种时还是可以有意识选择黑优大、黑优二号等中抗品种。
  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钱普贵介绍,冬瓜疫病以预防为主,雨季到来之前先喷一次预防,雨后发现中心病株时拔除,并及时喷洒药剂。可选用的药剂有:新高脂膜+浇灌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750-1 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李权生认为,在暴雨后喷药最好隔4天喷一次,连喷2次,严重的地块可以连喷3次。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