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7版:消费周刊-摩托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整车未生产 合格证先出
部分摩托厂家试图瞒天过海,7月1日后违规生产欧Ⅱ车以挤压国Ⅲ市场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05月2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樊文泽


  □本报记者 樊文泽

  孩子还没出生,却已领身份证。这种咄咄怪事就发生在摩托行业,且还是“公开的秘密”!
  “先把欧Ⅱ车的合格证打印出来,等7月1日后再把欧Ⅱ车组装出来”,凭借着这“绝招”,厂家就敢越过环保部规定的“7月1日后停止生产欧Ⅱ车”这条高压线,延长欧Ⅱ的生产时间。
  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厂家先把合格证打印出来,或自己保存,或出售给商家(等摩托生产出来后再提供给商家),但有些商家对此并不买账,因为“没必要承担这样的风险”。
  南方农村报记者认为,厂家这类操作涉嫌违规,过多的欧Ⅱ车库存风险极高,还会给国Ⅲ车的推广带来困难,无疑是饮鸠止渴。
原因◥>
榨取欧Ⅱ车最后利润

  欧Ⅱ车比国Ⅲ车有400-1000元的价格优势,厂家认为下半年会出现欧Ⅱ车销售井喷的现象,便开足马力生产欧Ⅱ车(详情见本报4月24日摩托版《压货!压货!厂家狂赌欧Ⅱ车》)。
  但再怎么加班加点,因生产线有限,人手不足,大厂家还是满足不了商家的提货要求;而中小厂家没有“品牌暴力”,想压货而不得,只好备货,但无奈仓库有限,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手中流过?
  还有的厂家担心,如果在7月1日前把全年欧Ⅱ车的产量都赶出来,但后半年并没有足够的国Ⅲ车生产订单,到时工厂里空置的流水线便会造成浪费。
  此时,有“聪明人”便想出了先出欧Ⅱ合格证上传到有关管理部门,待7月1日后再生产整车的办法,这样就解决了产能不足、仓库有限和工人流失的问题了。
手段◥>
修改铭牌生产日期

  每台摩托上都有唯一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还有生产日期,厂家提前把合格证打印出来,到时候生产出来的整车怎样才能与合格证上的数据保持一致呢?
  速卡迪摩托韦部长表示,从技术上来说这样做并不存在问题,发动机号都是由厂家自己打上去的,即便车架号是由配套厂打的,也在厂家的控制之中,“先把合格证打印出来,到时候再按照合格证上的数据,让配套厂家配合着生产就行了”。
  南方农村报记者随后采访了国家机动车辆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厂家把合格证打印出来后要在48小时内把合格证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中,否则合格证就会作废。如果厂家先做合格证,再产车,到时候车的出厂铭牌上的生产日期会与合格证上不同。记者问,“那如果厂家改动了出厂铭牌上的生产日期呢?”负责人表示,这样做太隐蔽了,“很难查得出来”。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规定摩托厂家每个月上传的合格证数量,这也就意味着,厂家可以在7月1日前虚拟地生产出足够多的车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实车的生产可以偷偷安排到7月1日以后。
风险◥>
目录取消成为废铁

  针对目前这种“先出证后产车”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不利于摩托企业的长远发展。
  广州五羊摩托陈经理认为,如果企业过度炒作欧Ⅱ车,会让商家觉得你没有生产国Ⅲ车的能力,因此,五羊摩托不会那样做。“国Ⅲ车大家都提价,机会是平等的,用不着再偷偷摸摸搞欧Ⅱ车。”
  现在基本能确定,7月1日后,市场上将出现欧Ⅱ车和国Ⅲ车并存的局面,而消费群体也会出现分化,一部分消费能力强、懂摩托车的群体会为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的国Ⅲ车买单;另一部分低消费群体由于价格的原因而继续购买欧Ⅱ车。
  如果厂家在市场上过多的强调欧Ⅱ车短时间所带来的廉价暴利,势必会忽略对国Ⅲ新车的推广。现在主流意见认为,欧Ⅱ车销售延长至年底,到了2011年1月1日,国家或取消欧Ⅱ车的公告目录,也就意味着它上不了牌,有可能变成一堆废铁,那押宝欧Ⅱ车的厂家就会很被动,或许会从此一蹶不振。
  也有商家认为,以合格证的形式压货欧Ⅱ车,风险太大了,如果到时候厂家倒闭了,或者食言了,那将血本无归。
  据最新消息,由于原材料的涨价,新上市的国Ⅲ车将会出现大幅度的提价,因此,有意今年购车的消费者应当提前出手,避免吃原材料涨价的亏。
■声音
  珠三角地区某厂家相关负责人:目前很多商家想要提欧Ⅱ车,但厂家的产能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只能先把合格证做出来,卖给商家,到时候车生产出来了,再拉过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缓解商家对欧Ⅱ车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保证7月1日后,厂家的生产线不会空置而造成浪费。
  番禺某摩托厂家相关负责人:这是厂家合理利用规则。目前国家对合格证的规定中,并没有明文禁止这样做,厂家先把合格证做出来,到时候如果市场出现了转变,用户不需要欧Ⅱ车了,厂家也可以申请取消这批合格证,对厂家不会造成任何经济上的损失。
  陆×摩托相关负责人:先出合格证,再造车,这也是厂家的欧Ⅱ车与国Ⅲ车衔接阶段的应对之道,先把合格证做出来,以后再申请取消它,也不会增加成本。
■记者手记
不罚不查助长厂家气焰

  环保部的文件只是规定7月1日后不准生产欧Ⅱ车,但并未明文规定对违规者怎么处罚。这助长了一些厂家搞小动作的气焰。如果规定,在7月1日后,发现厂家仍生产欧Ⅱ车,哪怕只有一台,就罚一千万,停产整顿一年,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记者采访了国家机动车数据中心,发现他们对此束手无策,哎,怎会没有办法呢?给最近上传合格证数量“突飞猛进”的企业来个突然袭击,抽查一批合格证对应车辆的去向,一级级地查下去,肯定能发现端倪的,关键是有关部门肯不肯去落实!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