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针对此说法,董藩昨日在其微博上表示,这是对其学生的励志说法,等学生40岁时4000万估计只相当于今天几百万。 “可接受自己不富有,但不能容忍学生贫困,学生素质较高但仍需鞭策。我的财富观是富不傲穷贫不妒富,祝天下爱钱人都发财,共同富裕。”董藩昨日说。 董藩是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他观点鲜明,曾先后抛出“房地产救国论”、“所有反对房地产复兴的想法都是危害国家利益”等观点,被指责为“人民公敌”。 董藩在4日的微博中还称,“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巨大争议。多数网民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部分网民则认为这是一种激励。 “一分之一百七”问董藩:“道德意识是你的工作内容之一吗?”“bricezhang”则认为,“这种激励导向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北京大学的黄益平说:“难道财富是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么?” 也有网民很认同董藩,“等待爱情的死人”评论说:“虽然残酷,确是真理。高学历是为何用?制造财富,为家人谋幸福。”而“chaney”更是反问大家:“激励人们创造财富有什么过错?” 在微博上,董藩更是舌战网民—— @卜颖飞:还好不是我父亲这么说! @董藩:你父亲其实很希望你发财。 @狡兔2032:人生如果只为钱,不需要读书。 @董藩:错了,财富榜上已经没有农民了。 @哈蕾微仙:大叔啊,我觉得您学生过得幸福快乐就可以了。 @董藩: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 (宗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