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1版:健康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儿时肥胖成年易病
家长需警惕小儿肥胖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9月0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朱斌 邓奕茂


  □南方农村报记者 朱斌
 通讯员 邓奕茂

  11岁的广州女孩瑶瑶身高仅1.5米,体重却达到了惊人的200斤,血糖、血脂、脂肪量等各项健康检查指标全线告急。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确诊,小美患的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
  分泌科主任徐谷根表示,孩子胖嘟嘟未必就是好事,“小儿体重严重超标,不仅会直接影响孩童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为成年疾病的易发埋下伏笔。”据悉,小儿肥胖症患者成年后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几率比正常孩子高得多。
小儿肥胖是一种病
  据介绍,如果小孩的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平均体重的20%,就可称为小儿肥胖症了,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徐谷根主任指出,大多数家长对小儿肥胖症的认知度远远不够,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送到医院就诊的孩子多数已是严重肥胖。”事实上,在孩子壮实的表象下,还潜伏着不安分的因子:一些成人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与肥胖有关,而成人肥胖又起始于小儿时期。
  徐谷根主任强调,家长若想正确应对小儿肥胖症,首先要摒弃“胖一点健康”的陈旧观念,接下来的关键是意识到“小儿肥胖是一种病”,继而寻求科学的干预措施。
自治无效应到医院
  小儿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小儿,l岁以内、5-6岁和青少年时期是发病高峰。徐主任介绍,根据小儿肥胖病因的不同,小儿肥胖症主要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
  单纯性肥胖无明确病因,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因素有关。临床上绝大多数的小儿肥胖症患者属于单纯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则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肥胖。这一类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临床案例也并不少见。
  “皮下脂肪丰厚、分布均匀,是单纯性肥胖是与继发性肥胖的不同点。”徐主任说,单纯性肥胖儿无需用药,通过科学控制饮食和适当增加运动量,就可有效减轻体重。饮食要遵循低糖、低脂,保证蛋白质和多食水果蔬菜的原则,建议最好少吃甜点。同时要增加运动量,坚持体育锻炼,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轻度小儿肥胖患者可在家试着自治,对于中度和重度肥胖患者则建议家长尽快带小孩到正规医院就诊。一般来说,“小胖墩”如果在家自治3个月后依旧无法控制住体重,还是建议家长尽快带着小孩到正规医院就诊。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