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飞
一大拨唱歌选秀节目如潮水般涌上来之后,终于默默退下了,对选秀已经累觉不爱,因为它们什么都留不下,只剩一个比赛的空壳。 国内的真人秀还能玩什么?各家电视台想到额头焦烂,换了下思维,成人舞台的比拼过于残酷,不如试试回到小清新的孩童世界,芒果台用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接档“快男”,这样的编排虽然有风险,但换种玩法更吸引眼球,的确值得点赞。事实上,亲子节目一直都有,深圳卫视《饭没了秀》是“鼻祖”,曾经火了一时,但在此时即将到来的亲子节目巅峰之战中失去话语权,委实可惜。 细想一下,芒果台的亲子节目只是胜在新鲜感,明星以及明星的孩子下乡体验吃苦,李湘之女、叶一茜之女、郭涛之子、张亮之子、林志颖之子,一看,芒果台的人情资源占了大半,这可能是其他电视台望尘莫及的。 亲子节目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苦楚励志、哭天抢地、煽情博眼泪的讲故事手法是惯用的,《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团队之前做的《变形计》也是如此,时下正在火拼的几档亲子节目也还在沿用,迷失的亲情、催泪的大团圆结局在这个时代真的OUT了。 所以,《爸爸去哪儿》胜在以小清新式的喜感来救市。 它的喜感来自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比如在交出玩具的环节,林志颖的儿子kimi自己说出包里还有他的大黄狗,但交出去时又泪眼婆娑,林志颖对他的教育就是讲道理,“别的小朋友都交出去了”,又说“他们还会还给我们的”,kimi最终主动上交玩具。另一边,张亮为不想交出iPad的儿子张悦轩而头痛,只好说“我们还有iPhone可以玩”,但没想到刚刚交完iPad,手机也被没收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颇有喜感,满篇以理论训斥孩子的手法显然也已过时。 趣味感的存在方式也有许多种,郭涛之子石头找锅的时候,以锅的视角找人,还有李湘女儿王诗龄把摄像机转晕,葫芦娃突然冒出来…… 有喜感是多么重要! 当然,成人对《爸爸去哪儿》也都有各自的理解,也可以充满喜感。譬如我,看完节目的第二天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是李湘女儿王诗龄贡献的笑点:看到山羊时欣喜若狂走上前去,旁边忽然蹦出一条狗;啊呀,有蚊子,它在看着我;爷爷,你在家要好好的啊;你这个小样。朋友回复我说:“这是走精神病文学路线了?”NO,开个玩笑,看个节目哪会得魔症,其实就是好玩,反正我是说不出这样有喜感有灵感的话了。 但亲子节目能有多大市场?我们已是选秀大国,过一趟浑水中能偶尔看到点别致的小清新风景,自然是不错的。 能戳中笑点的节目本来就不多,《爸爸去哪儿》首播零差评表明,看个节目能发自内心“笑一笑”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不要为它不走苦大仇深的知音故事路线而指责啦,还有,这跟窥探明星隐私真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