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俊峰 实习生 王会冬
最近几个月,冯成(化名)每天都心急如焚。去年年初,他在新会种了2万多棵被称为“粉杂”的蕉苗,预计八个月之后可以抽蕾,但直到十月份,绝大部分“粉杂”不仅不抽蕾,反而开始一天天发黄、枯萎,甚至死掉,到现在仅有极少数正常挂果。这让他束手无策。 中山市三角镇、民众镇也有近2万株这样的“粉杂”蕉苗出现类似情况,据相关的几位二级苗商反映,这些苗都来自中山市同一个一级育苗商——刘琼书。 3000株苗仅1株挂果 此前,冯成一直在番禺老家种香蕉,后来看到有人种“粉杂1号”粉蕉价钱很不错,一亩地利润至少能有一万元,八个月左右就可挂果,且抗枯萎病能力强,于是便想改种。 2013年年初,冯成从中山市港口镇的二级苗商梁冠强那里购买了29500株蕉苗,但收据上苗的名称为“粉杂”。“我要求他拿‘粉杂1号’,他说就是这个,一样的。”冯成说。 从当年正月十五开始,冯成先在新会的承包地里种了160亩共25000株左右“粉杂”,十天之后又将最后一批约4500株种在了番禺。让他没想到的是,番禺的蕉苗挂果正常,但是早前种植于新会的却迟迟不抽蕾,并大量发黄、枯萎。 冯成的遭遇并非个例。在中山市三角镇,蕉农袁结明、梁汉文两户共种了6600株“粉杂”,同样出现上述情况。其中,梁汉文的3000株蕉苗种于2012年2月底,到现在已经大片发黄,仅1株正常挂果。据了解,这些苗均购于中山市黄圃镇二级苗商蒋佩彩处。 此外,中山市民众镇也有蕉农向记者反映类似问题。其中吴先生和另外6户蕉农的7000株“粉杂”苗也购于梁冠强处,黄柱明及其合伙人的5600株购于民众镇二级苗商黄桂兰处。购于以上三位二级苗商的“粉杂”蕉苗均出现了大量发黄、极少挂果的现象。 蕉苗或出自同一苗场 随后,记者咨询了上述三位二级苗商,他们均表示这些苗全部是从中山市的一级育苗商刘琼书手上购来,不过未能提供相关凭证。 对此,刘琼书回应,自己的育苗机构为中山市农尔生物技术中心,并回忆当时的确给梁冠强、蒋佩彩及黄桂兰提供过“粉杂”苗,但“他们卖给农户的苗是不是都是从我这拿的,不好说。”他初略统计,2012年下半年培育的这种“粉杂”苗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共卖出约17万棵,后了解到这种苗有出现发黄、不结果的情况,中心遂在2013年停止培育“粉杂”苗。 刘琼书称,自己从事香蕉育苗工作已十几年,“粉杂”从2009年开始销售,“这个品种每年都在中山市民众镇的一处蕉园取种,此前并未出现问题。”资料显示,“粉杂1号”由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中山市农业局共同选育,于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抗香蕉枯萎病能力强,适宜在广东省香蕉产区尤其是香蕉枯萎病区种植。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香蕉研究中心研究员黄秉智表示,目前审定通过的“粉杂”类蕉只有“粉杂1号”,但是在广东,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都不是强制审定品种,因此还未进行审定的蕉苗品种也可以销售,且不排除有人会在“粉杂1号”里选取单株进行再培育,宣称为“粉杂2号”、“粉杂3号”等进行销售。 刘琼书也以此解释,正因为看到市面上此蕉苗品种名称混乱,所以他培育的品种就只叫“粉杂”。 蕉苗出现异常后,黄秉智曾到三角镇查看,他认为黄化、枯萎的症状有点像感染了枯萎病,但并不能确定。他还介绍,香蕉枯萎病菌有1号生理小种及4号生理小种,1号感染粉蕉,4号感染香蕉。如果此前地里种过粉蕉,留有1号生理小种,新种的苗就容易感染。对此,三角镇两户蕉农均表示,在种这批苗以前地里并没有种过粉蕉。冯成也告诉记者,他在新会承包的那160亩田之前种植作物为水稻。 农户不满鉴定结果 眼看蕉树的情况一天天恶化,种植户们心急火燎,四处奔走。三角镇的梁汉文、袁结明曾多次去省农科院上访,之后又向中山市农业局提出申请,要求鉴定蕉苗品种,以及苗是否带病等问题。为此,他们共缴纳了6000元鉴定费。 3月8日,在中山市农业局的邀请下,包括黄秉智在内的三位专家到了三角镇进行鉴定,最后得出结论:(1)叶片基部不对称,叶片中脉背面多数有细条状黑褐色条纹,幼果实外观,叶片性状与现有审定的粉蕉品种“粉杂1号”审定材料描述的基本相符,但假茎偏高和偏粗,雌花开花状、生育期偏长等与“粉杂1号”审定材料描述有差异。(2)两个蕉园的植株主要生物学性状基本一致。同一田块的植株高度基本一致,没有发现劣变株和突变株。(3)种植密度、气侯条件、肥水管理等因素对延迟抽蕾也有一定影响。 对于这个结果,蕉农很不满意。“说得模棱两可的,没有确认到底是什么品种,也没说明问题,这算什么鉴定结果!”梁汉文气愤地说,他们一开始就担心刘琼书“关系好”,不敢贸然申请鉴定,“现在看来鉴定费真是白交了”。 民众镇蕉农黄柱明与二级苗商黄桂兰进行了多次协商,但一直未能达成协议。而冯成也前前后后找到梁冠强及刘琼书商谈过许多次,也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冯成还非常担心地对记者说:“你不要把我的名字或照片登出去啊!要是让别人知道我破产,他们肯定一窝蜂来找我麻烦了!”他说到现在为止蕉园共投入了100多万元,但是还没有收回一分钱,已经欠了不少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