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界那些事 笔者有两个朋友,一个装车的,一个卖车的。他们一直是合作伙伴,但最近闹翻了。原因无它,卖车的不再向装车的提货了,因为隔壁老王的车,一台能便宜100元。装车的可憋屈了,我这么低的运营成本,一台车也就赚你70元,同样的配套,老王怎么可能再便宜100元,面包比面粉便宜的买卖,里面肯定有问题。一通打听,原来隔壁的老王,套了配套厂几十万的货来装车,迅速出货回笼资金后,就准备拿钱跑路了。 有人会疑问,这种面包比面粉便宜的买卖,老板怎会愿意干?但事实上,这种通过压配套厂的钱,装车后,迅速出货回笼资金,对企业而言,基本就等于是低息贷款。假如企业压了配套厂6个月的货款,拿来配件组装出一台车,出厂价为2000元,亏本50元出货,那这6个月的利息就是2.5%,比银行利率还优惠,而且无需任何抵押。 这种模式的存在并能够运作下去,有一个前提,就是套出来的钱再投资出去能够赚回利差,要不套多几次,十个锅,九个盖,最后肯定出现问题。 近日,摩托行业的三线品牌,日子也难过了,市场量在下滑,各地又查得严,产业洗牌淘汰在即。不少老板眼看就要做不下去了,就开始动坏心眼了,套配套厂的钱,装车后,以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的价格迅速出货,换回现金后,拿去投资其他项目,甚者更是直接走人。 摩托行业面包比面粉便宜的买卖盛行,证明行业的经营状况还在恶化,特别是三、四线品牌。笔者了解到,江门、中山、番禺一带的不少摩托企业,都已面临严重的资不抵债危机,倒闭潮随时可能爆发。不仅是摩托车企业,前段时间,在江浙,一批配套厂甚至联合发出申明,停止向那几个大电动车厂供货,原因无它,配套款压得太厉害了。 □11路公交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