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版:农化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补钾降磷配方肥成马铃薯增产主力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0月13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杨吉龙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杨吉龙)“通过取土检测才知道,我家这10亩马铃薯产量一直上不去是由于氮磷太多,而钾元素缺乏所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铁涌镇石桥村张新路后来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将施肥配方改为中氮低磷高钾(18-8-21、15-6-24),马铃薯产量由5000斤/亩,增加到7000斤/亩。
  一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示范户,都像张新路一样通过让土地“按需吃饭”而受惠。2015年,广东省测土配方施肥工程项目进入第十一个年头。为进一步巩固项目成果,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零增长行动,10月10日,由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南方农村报主办,惠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惠东县铁涌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广东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在铁涌镇举行。
  广东冬种马铃薯即将开播,与会专家以此为例,为惠州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户代表150余人就施肥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惠东县是广东省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种植基地县,形成了“稻-稻-薯”的紧凑型水旱轮作制度,以中、早熟马铃薯品种为主,适合鲜食出口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惠东县陆续完成对全县16个乡镇的土壤检测,分析发现惠东普遍存在土壤偏酸、氮含量中等偏高、有效磷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低的现象。研究表明,大量施用磷肥将导致茎叶转紫,出现早衰,同时引发缺锌、缺铁、缺镁等并发失绿症。
  “长期以来,农户种植马铃薯存在着偏施、过量施用氮肥的情况,导致枝叶嫩绿,容易感染晚疫病。”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曹先维在培训会上说。
  张新路以前种水稻、马铃薯,选用高氮复合肥或者平衡肥,投入大,虽然作物看着非常健壮,叶片浓绿,但产量就是上不去。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张新明指出,氮肥施用过量,可引起马铃薯植株疯长,养分分配被打乱,大量营养被茎叶生长所消耗,降低了薯块形成数量,延迟结薯时间,且干物质含量低,淀粉含量减少,马铃薯品质差、产量低、晚熟。“马铃薯是喜钾作物,氮素次之,吸收量最少的是磷。”
  在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以及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惠东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测土数据和结果,编订《惠东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手册》,建议马铃薯施肥应中氮、少磷、增钾,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
  会上,广东天禾中加化肥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了以配合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营养全面、速效加长效的配方肥料,受到农户的欢迎。
  “听完培训课,更坚定了我对测土配方施肥的信心。”铁涌镇溪美村马铃薯种植户方育新说,过去一直用复合肥,价格高,投入大,如果使用配方肥,不仅钾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得到补充,且肥效长,产量自然不会低。
  10月底至11月初,惠东冬种马铃薯即将开始下播,截至目前,该县各配方肥预订量已经超过2000吨,覆盖面积数万亩。“庄稼一枝花,配方肥抢当家,惠东马铃薯能成为广东省亩产最高、品质最好的地区之一,配方肥功不可没。”惠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黄金瑜指出,惠东马铃薯亩产量能够达到7000-8000斤,靠的就是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的优点在于能够摸清耕地的肥力情况、作物的需肥特点,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让土地吃饱不浪费。”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副站长张育灿指出,测土配方施肥就像给土地“体检”,给庄稼开“药方”,可以对“症”下药,减少投入,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和收入。
  ■测土配方施肥知多点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农作物需肥和土壤供肥间的矛盾,农作物需要什么就施什么,需要多少就施多少,按需配肥。这样既可均衡满足农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又能避免某种元素过量吸收,并减少多余养分在土壤中的残留,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和环保等肥料综合效益目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等部门和广大农民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其技术环节如下:采集土样、土壤监测分析、设计配方、配方肥研制生产、按方购肥应用、示范推广等。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