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苏若晶 廖斌
“100名渔行家在这里等你。”2015年10月10日,“渔行家”三个字分别在各水产微信群和行业朋友圈疯狂刷屏,引起大江南北水产人的高度关注。中国水产行业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渔行家上线一天内,注册用户突破10000人,注册渔行家近300名,新增近200名。从用户注册资料反映的信息看,地域覆盖华南、华中、华北甚至东北、西南地区。 “渔行家”抓住目前行业技术服务公信力缺失、养殖水平区域性差异大等问题,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试图提供一个涵盖技术咨询与社交功能的综合解决方案,打造一个更便捷、更开放、更具公信力的水产在线服务平台和行业生态圈。 与传统的问诊平台相比,它着重突出两点: 第一,不做水产医院,不做救火员。渔行家特别强调,借由养殖户的提问,传播健康的养殖理念,让养殖户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所谓“良医治未病”。面对养殖户的提问,渔行家尽可能分析病因,提出处理意见(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养殖流程改进建议),而不是简单的开处方。水产行业和所有正在加速整合的行业一样,技术服务鱼龙混杂,公信力缺失。渔行家提供的不是速效救心丸,而是业内最稀缺、却又看不着摸不到的“理性与公信力”。 第二,渔行家是一个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平台。用户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直接找到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渔行家汇聚了不同地区技术口碑过硬的一线技术服务人员,多维度解决用户的痛点。渔行家平台是一个向所有优秀技术服务人员开放的社会化的、公益的服务平台,入驻的渔行家只对自己的专业负责。这种去中心化、去组织化的方式,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正是这种开放的、公益的、社会化的定位,才在短时期内得到大量中国一线最优秀水产技术服务人员和企业的认可。渔行家本身是一个两面市场,一边是养殖户,一边是服务精英,社会化服务平台的定位使其可以迅速集结一批业界精英,拥有强大的服务咨询能力,这是能短时间内俘获大量用户的重要原因。 渔行家在短期内引爆水产业,反映了真实的、迫切的行业需求。改变养殖户落后、投机的养殖理念一样,这是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行业最大的痛点,也是最大的机遇。解决这个问题,是最大的公益,也是最大的商机。中国水产行业最优秀的技术服务精英聚集于此,目的就在于此。 渔行家使用指南 无论你是养殖新手还是老手,只要在养殖过程中遇到养殖问题,都可以找渔行家。 用户通过微信关注“渔行家在线(yuhangjialonline)”进入微信公众号,向渔行家咨询养殖过程所发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各种病害防治、养殖模式设计等,渔行家在网上实现轻问诊;同时,用户也可通过定位,邀请附近渔行家亲临一线指导或自己上门拜访请教。 如何提问? 在渔行家微首页或者“渔行家在线”公众号“我要提问”菜单,点击“我要提问”,有“我要向多人提问”和“向渔行家单独提问”两种提问方式,按照相关提示即可提问。 “向渔行家单独提问”比“要向多人提问”对被咨询的渔行家通知会更及时。因为群发提问过程中,系统会向被咨询渔行家发送站内信息。如果被咨询渔行家不登录渔行家平台,进入“我的主页”,就无法看到提示信息。 单独提问过程中,系统会通过“渔行家在线”公众号向被咨询渔行家发提示信息。 怎样提问更有效? 清晰地描述问题,是有效提问的关键,也方便渔行家回答。无论群发提问,还是单独提问,都有问题描述界面,建议尽量填写。 标题最好将核心问题表述清楚。“点击展开选填项,可更好描述问题”,有密度、水深、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养殖指标,不少提问者都不填写,让很多渔行家不愿意回答。水产养殖问题受影响的因素太多,如果不描述清楚,渔行家根本无法判断你的问题,又从何解答? ◆微首页 进入首页,可以点击“我的首页”完成注册,成为用户,用户可提问、评论,也能吐槽,还可继续申请成为渔行家,甚至加V渔行家。 如果没有完成注册,你就是“游客”身份,游客可以进入渔行家微首页,可以查找渔行家,进入渔行家个人主页了解其基本情况,进入“问题列表”了解其他人的问题,也可以了解“使用指南”,但是,游客不能提问,不能评论,也不能吐槽。 ◆我要提问 在二级菜单,可以继续选择“我要提问”、“找渔行家”、“问题列表”。 在渔行家列表,可通过位置、品种类型与是否收费来选择渔行家。列表中,名字左边有一黄色“V”字符号的是“加V”渔行家。他们在一定领域内技术比较好、口碑也不错,还乐于分享,是通过渔行家运营团队认证的。 如果你是某合作企业的忠实用户,可在渔行家微首页“合作企业”版块,找到该企业“渔行家列表”中某个渔行家,向其单独提问。 点击你喜欢的渔行家,关注他,方便以后找该渔行家提问。 ◆我 在二级菜单,可以继续选择“我的主页”、“我要留言”、“使用指南”。在“我要留言”里,你可以把你在体验渔行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我们将根据实际不断完善,以便更好地为水产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