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那年,饭后母亲带他出去逛逛,没想到这一逛,却让父子13年再未相见。凭借一碗“家乡味”,被拐男孩黎日生终于回到了家。1月6日,在茂名市公安局举办的被拐家庭认亲见面会现场,当被拐男子黎日生(现名为叶锋强)见到日夜思念的亲生父亲时,这对失散了十三年的父子不禁相拥而泣(见右图)…… 被母亲“姐妹”拐卖到云浮 据黎日生回忆,他大约7岁时被拐走。“那是一个雨天,我母亲的两个‘姐妹’来我家,她们吃完饭后就说带我出去逛街,开始父亲不让我去,但是后来趁父亲不注意我就跟母亲和她的两个‘姐妹’走了。逛了一会儿之后,母亲和她的两个‘姐妹’就带我坐上了一辆大巴车,在大巴上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当我醒来的时候,眼前是一间破旧的瓦屋,当晚我们就住在那里。第二天醒来时,我发现母亲和她其中一个‘姐妹’不见了。后来我被带到了阳江市河朗镇,卖给了我现在的养父母。之后,养父母又把我带到了云浮市定居。”说着说着,黎日生的眼睛湿润了…… 刚到养父母家,黎日生曾试过按来时的路线逃走,但那时年纪小,走不远就被找到了。后来他慢慢适应了在养父母家的生活,就没有再逃走了,在云浮市生活下来。他读到小学5年级时就辍学外出打工,目前在云南省文山州打工,但黎日生一直没有忘记寻找父亲的下落,到处打听。 吃“蚝炸”让他忆起家乡味 大约2015年年底,有个朋友给黎日生发了一个“宝贝回家”寻子网的网址,叫他试着上网查找线索。黎日生抱着试一下的心态登录“宝贝回家”寻子网,在上面看到了很多被拐卖儿童找到自己亲生父母团聚的事例,非常感动。他更坚定了寻找亲生父母的决心,就在网上注册登记了寻亲资料,很快,“宝贝回家”志愿者就联系了他。一个月后,志愿者联系他到吴川市公安局采集血样,但当时登记的申请表信息不全血样无法入库。 黎日生没有放弃寻找。2016年年初,他在云南文山州的一个大排档吃东西时,发现那里的“蚝炸”很像他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老板告诉他这是电白的特产,直觉告诉他自己的家乡应该在茂名一带。怀着一丝希望,他专门到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去寻找亲生父母,但是没有找到。 DNA比对技术让父子相认 2016年9月,志愿者再次联系他到深圳市公安局采集血样,公安民警帮其提取了血样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和失踪儿童DNA数据库。深圳市公安局民警根据黎日生的陈述推断,他的拐出地可能是在茂名市滨海新区电城镇沿海一带。其后志愿者就让他回家等消息。 几经周折,借助DNA比对技术,茂名警方和“宝贝回家”的志愿者真的帮黎日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生父亲——电城镇的黎胜雄。这对失散了十三年的父子得以团圆。 据警方介绍,DNA检验技术具有个体识别率高、亲缘关系认定准确的特点,是确认走失或被拐卖儿童身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当前,公安部已建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用信息成果和高科技手段查找被拐卖走失儿童。只要采集的疑似走失或被拐卖儿童DNA样本与数据库中失踪儿童父母DNA相匹配,立即可以实现千里寻亲。寻亲人员的DNA信息在打拐DNA数据库这个警用平台上,会实现自动检索“碰撞”,一旦擦出“火花”,就意味着某个寻亲的家庭将会团圆。 □据《广州日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