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卿在小番茄基地查看长势。
在田间地头,指导技术人员给小番茄苗浇灌、施肥、搭棚架、梆蔓、整枝……或前往广西百色田阳果茄试验基地查看作物长势,这是广西农业产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田阳县番茄芒果标准化协会会长、广西种子协会副会长赵汉卿的日常工作。
1998年他首次将“龙女”小番茄引进田阳县,经过十几年推广,如今当地小番茄种植面积已有二十万亩。通过将种子、种植、加工和销售结合,赵汉卿带动当地种植户建起连片“番茄楼”。
在田阳首次引种“圣女”
1998年年底,赵汉卿毕业,他没有选择“包分配工作”的稳定生活,而是来到台湾农友公司广西行销系统实习,并与小番茄结下不解之缘。实习结束后,他顺利成为公司百色区域的分管主管。工作中,他发现田阳具有规模发展小番茄产业的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同年七月,赵汉卿从台湾农友公司引进“圣女”小番茄品种在田阳试种,没想到效果很好,产量和口感都超出预期。
首战告捷后,赵汉卿找到田阳政府及隆平村村委,表明想扩大番茄种植面积,自己愿意以2元/斤的价格收购种植出来的小番茄。村委书记韦建锋对此非常支持,当年便在隆平村发展了约50亩的小番茄种植田,这也是田阳县小番茄种植的起源。
如今,田阳县番茄种植面积已有二十几万亩,赵汉卿也离开了台湾农友公司,创立了广西现代立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现代立新”),主营茄果、瓜类品种推广销售,主要以圣女果为主,全国建立八大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站,每年开发选育超过300个品种,仅选出3-5个品种作为次年推广品种,保证品种的前瞻性。
产销结合为种植户保驾护航
赵汉卿在推广小番茄时,发现了产销结合的重要性。由于发展初期价格优势明显,扩种速度很快,随着产量不断提升,销售如果不及时跟上,就容易出现滞销难题。赵汉卿除了自己种植,也发展订单产销模式,与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合作,以订单的模式签订收购价格。
“订单销售对于种植户和我们都有益,解决了生产基地的后顾之忧,收购回来的小番茄经过机器筛选分拣,根据不同品质满足不同销售商需求,尽可能规避产销脱节,实现多方共赢。”赵汉卿早期就对接种植户资源和销售商资源,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产销链,极大程度解决产销问题。在赵汉卿带动下,田阳很多农户靠种植“龙女”小番茄致富,建起一栋栋“番茄楼”。
赵汉卿这些年积极与全国各地小番茄种植基地建立合作关系,现已经能够全年供货。如今,现代立新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均建有销售点,主要定位高端市场,筛选最优质的小番茄,分拣后的产品包装后根据需求运往全国各地。
利用保鲜技术延长货架期
经历了十几年品种更替,赵汉卿很清楚品种未来发展趋势,从最初追求口感、品质,到后来因产量提升,外销对储运要求严格,导致耐储运成为优质番茄首要特性。但近年,因生活品质提升,口感和商品性再次成为优质品种首要特性。
“番茄的口感与耐储运有点像‘死对头’,耐储运能力强的品种往往硬度高,口感不如软一点的品种好;反之,软一点的品种虽然口感上更胜一筹,但不能远销外省。”赵汉卿告诉记者,“现阶段的运输保鲜技术,一般保质期在5-7天,正常情况下能够保证到达销售地,但如果遇到大雨天,种植户囤货,时间一长可能导致番茄到销售地后裂果、发霉等多发。”
为此,赵汉卿联合泰国农业科研院校,经过一年多试验,研发出了一款名为“粒粒鲜”的保险卡,其外观与普通卡片类似,使用时贴在封闭包装内部即生效。赵汉卿介绍,该产品在作用时能够产生对人体无害的气体,隔绝乙烯与农产品的化学反应,延长保鲜时间。以番茄为例,货运时间可提升至10-14天,而每15斤的番茄成本只要1元,目前已在番茄上试验成功,对其他农产品的保鲜效果也在相继测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