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小猪场驯化后备猪适用联合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1月12日版次:11
  冬季是许多猪场引种的黄金时节,后备猪的驯化问题又成为让猪场头疼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猪场为蓝耳病阳性场,因此对后备猪合理的驯化至关重要。如何驯化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驯化后备猪都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区别?
  蓝耳病驯化的目的是为了让猪群统一感染,让某一种蓝耳病病毒在猪群中成为优势毒株,保证这种毒株占主导,同时让猪群产生相应的免疫记忆细胞,对可能遭遇的野毒感染有一定抵抗力,减少相应损失。
  目前后备猪的驯化方法包括猪血清、商业化疫苗、同居驯化、组织及分泌物驯化。(各种驯化的区别见图表)
  综合来看,权衡利弊,疫苗驯化是既安全又高效的最佳选择。
  后备猪从多少日龄开始驯化最合适?可以在自己猪场内驯化吗?
  猪场的后备猪选育往往需要经过产房初选、保育二选、育成三选,后备体重应在50公斤左右,或者100-120日龄之间,日龄不易过大,驯化的时间往往需要100天左右。
  按照PIC提供的标准,理想的隔离舍应该远离主生产区至少2公里。
  如果生产舍在场内,则至少远离生产猪群350米以上,如果在场内找不到理想的隔离舍,要选择离母猪群最远的肥猪舍作为隔离舍,但风险较大。
  目前很多猪场只是驯化,但并不知道如何评估驯化的结果,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够进行效果检测?
  驯化效果评估可通过对后备猪血清及唾液检测来进行:
  ①一免后的3-5天可采集血液和口腔唾液,进行PCR检测,确认是否已感染。
  ②二免后的30天、60天及90天,分别采集血清检测抗体阳性率,保证S/P值在0.4-2.5之间(采用IDEXX公司ELISA试剂盒)。如果猪场采用的是多种驯化方式联合,驯化抗体有可能更高(经验数值仅供参考)。
  同时还需要用PCR法检测猪群血清及唾液,确定是否带毒或排毒。尤其当猪场采用血清、组织、排泄物辅助驯化后备猪时,必须保证血清、唾液PCR检测结果阴性方可混群。
  对于条件一般的中小猪场来说,选择哪种驯化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中小规模的猪场来说,推荐采用疫苗驯化与其他驯化相结合的方法,联合驯化的效果使后备猪能够更好的接触本场病毒,效果更佳。
  应注意联合驯化的情况下,首先使用疫苗驯化,然后使用其他驯化方法。
  这么做是因为驯化需要遵循逐渐增强驯化的强度原则,疫苗毒株单一,且毒力较弱,应放在前面,病料组织、分泌物、血清等毒力较强,应放在后面。
  单独使用强毒力血清和组织驯化,容易导致后备猪发病,甚至死亡。
□李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