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三年建100个县级农技服务驿站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黄斌民表示,这些驿站将成为“造血+输血”一体化的服务“桥头堡”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23日版次:06

  诸多专家团队走进田间地头,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左上图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黄斌民一行到翁源县兰花产业园种植基地视察。

  有一批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把最新成果应用到生产,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这是科技兴农带来的农业新景。近日,《广东省2020年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设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它将为创建新型的科创服务推广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可靠有效的组织与资金保障,以及严格的绩效管理。
  如何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如何强化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黄斌民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问题接受媒体专访,解读《方案》亮点。
□南方农村报记者 惠婷婷 统筹 李晓芬
顶层设计金字塔式服务体系
  南方农村报:近几年,广东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黄斌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随着生产力三要素的变化而不断改进提升。
  2019年,我省建立了51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团队达到1175人,推广品种1367个,推广技术1115项,组织农业技术培训1158场次,构建农业示范基地191个,服务农业经营主体3662家,服务农户8.9万人,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9%,成果转化率为50%,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科教资源优势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我省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探索:一是加强省级农技服务队伍建设。依托科研院所,围绕广东省农业主导产业,构建起了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二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改进提升培训体系和内容,在“种得好”、“养得好”的基础上向“卖得好”拓展延伸。
  三是强化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赋能。省农业农村厅每年从应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广东农技推广小程序解答农技问题、发表农技信息最多的基层农技人员中评选出一批优秀农技人员,授予“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等荣誉。
  南方农村报:此次广东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方案》有哪些创新之处?
  黄斌民:这项工作目标是从2020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创建100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其中,2020年建成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和30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
  谈到《方案》的创新,首先,它跳出基层谋划全省布局。顶层设计“1+51+100+10000”四维一体的金字塔式全省农业科创推广服务体系。即:创建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全省农技推广“信息服务中心”);引领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为准绳,有的放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100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培育10000名农村乡土专家。
  其次,叠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弥补单纯派驻农村科技特派员“水土不服”、“孤军奋战”的局面,以产业和市场为抓手激活区域内生动力,真正建立起“造血”与“输血”一体化的农业科创推广服务“桥头堡”。
  第三,实施包片、挂点与驻点机制。农业农村厅统筹协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对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实行分片技术包干。
  第四,资源链动、全省联动。体系建设需要上下联动、左右链接,充分激活全要素。为了落实《方案》,省农业农村厅将专门组织5-8次的全省大动员与轮训,以形成燎然之势、动员全员、激活全链、抓住重点、做出实效。
赋予驿站六大功能四个定位
  南方农村报:创建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是此次方案的重点内容,也是亮点特色。如何定位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方案指出,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农技驿站,请问从省级到县级,将如何运作?
  黄斌民:赋予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六大功能: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生态环保、推广示范、培训孵化、指导服务。四个定位:将其打造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推进器、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与农村科技特派员在基层的工作站、农村电商网红的孵化器以及农民群众寻求技术支撑的服务台。
  方案明确了如何推动省、县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运作:
  一是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的运作:依托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创建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在负责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的规划建设的同时,指导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设。同时,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链接大湾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信息、物流商流交互合作,打造成为我省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设的示范样板。
  二是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的运作: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负责项目县的遴选工作,并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监管与验收。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项目。每个项目县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1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日常管理工作由项目县农业农村局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同负责。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设置固定办公场所,建立1个电商网红直播间,配备必要设备设施,项目县农业农村局指定专人负责对接。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实行分片技术包干,省、市推广机构选派责任专家挂点统筹技术对接,涉农科研院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以及农村科技特派员适时开展驻点技术服务。
激励科技人员在大地书写论文
  南方农村报:人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基层农技人员的激活机制尤为重要。方案中基层农技人员将会在哪些方面受益?
  黄斌民:通过驿站建设,省级4个技术推广总站包干,省市推广机构挂点,51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农村科技特派员等各路专家打卡驻点,在指导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同时,带动基层农技人员技术水平提升。2019年10月份,人社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将在申报奖项、职称、荣誉以及学历教育等各方面受益。
  我们也正在修订《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励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和起草《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放活成果、放活人员、放活机构,激励涉农科研院校科技人员、农村科技特派员和基层农技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动省、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农业科技人员整体技术推广服务水平的提高。
  南方农村报: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方案的推出对广东决战脱贫攻坚有何助益?
  黄斌民:产业扶贫赋予“造血功能”是农村精准扶贫脱贫的“真功夫”。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未来谁来种地、土地权属质押、农业链条延伸、物流商流改革等要素的变化给脱贫和防止返贫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长效破解这些发展困境,农业科技无疑是“真经内功”!
  本次《方案》最大的创新和目标就是构建起城乡互动、上下联动、内外互通、长短结合的一体化金字塔式全省农业科创推广服务体系,为产业扶贫和农业长效发展配套了“产出来”、“运出去”、“卖得好”、“活起来”的全链条农技输血与造血平台,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当前的扶贫需求,更重要的是立足长远、长效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