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不寐的中医调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1月17日版次:12
| 村医讲堂 |
  “不寐”是失眠的中医病名,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者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不寐的病因病机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体虚、心虚胆怯,病位主脏在心,与肝肾脾胃有密切关系。主要有五个症型:
| 心脾两虚 |
  表现: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或苔滑腻,脉细弱。
  饮食指导:宜补养心脾,可食生气血之品如豆类、瘦肉等,或黄芪党参粥、瘦肉糯米百合粥、桂圆大枣粳米粥等益气生血、养心安神之品。
| 阴虚火旺 |
  表现: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饮食指导:宜滋阴降火,可食养心安神之品,如百合、银耳、桂圆、大枣,甲鱼、莲藕等。药膳方推荐黄连阿胶汤。日常饮食宜清淡,心烦口渴者可用麦冬、沙参、生地黄代茶饮。
| 心胆气虚 |
  表现:不寐多梦,易惊醒,心悸气短,倦怠,虚烦不安。舌质淡,苔薄白,或舌红,脉弦细,或弦弱。
  饮食指导: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之品,如黄芪粥、枣仁莲子粥等。
| 痰热内扰 |
  表现:不寐头重,痰多胸闷,心烦,口苦,目眩,或大便秘结,彻夜不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饮食指导:宜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之品,可多食健脾化湿之品,如山药、扁豆、冬瓜、海带、陈皮等。
| 肝郁化火 |
  表现:不寐,急躁易怒。胸闷,口渴喜饮,不思饮食,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小便黄赤,或头晕目眩。舌质红,苔黄,或苔黄燥,脉弦数。
  饮食指导:宜清肝泻火,佐以安神之品,如柑橘、金桔等理气解郁之品,可用佛手片代茶饮。
  “不寐”的中医特色治疗有:
中药熏洗
  黄芪、当归、鸡血藤、白芷、牛膝、益母草、桂枝、路路通、钩藤、伸筋草、络石藤各20克,红花10克。取配置好的药粉倒入浴具内,用热水(60-70℃)药熏蒸双足5-10分钟,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将双足置于浴具内,药液泡洗约15分钟。一天一次,可养阴安神助眠。
穴位贴敷
  取黄连、肉桂适量加以醋调至泥状,贴敷于穴位。常用穴位:神阙、心俞、肾俞、涌泉。适用于阴虚火旺、肝郁化火者。
耳穴压豆
  取穴:神门、心、交感、肝、肾、皮质下。
穴位按摩
  常用穴位:百会、劳宫、涌泉等。患者还可按揉脑后,搓手洗面,按摩耳廓,拍打足三里等,以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表里,达到阴阳平衡。
刮痧疗法
  常用经络: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适应症:痰热内扰、阴虚火旺、肝郁化火型不寐。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 蔡小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