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3版: 重点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政府要过“紧日子”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财政部部长刘昆详解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1月07日
版次:
03
国计民生,大小账本,新的一年有新的安排。
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再发力?减税降费、直达资金有何新安排?保民生怎样发力?近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采访中给出回应。
严禁挤占挪用“三保”支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如何理解?如何落实?
刘昆表示,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主要是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向内挖潜,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一方面,将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另一方面,注重节用裕民,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刘昆说,新的一年,政府要过“紧日子”,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他表示,“更可持续”,主要是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要保持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基层市县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压力加大。为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财政部门今年还将如何发力?
刘昆表示,中央财政将优先安排好“三保”支出,省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市县预算的审核。同时,加强“三保”执行监测,动态掌握基层执行情况,严禁挤占挪用“三保”支出。各地也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确保基层财政稳健运行可持续。
持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力度究竟有多大?
“2020年,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发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规模预计超过2.5万亿元。”刘昆说,“十三五”时期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达到7.6万亿元左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减税降费政策。2021年将如何推进?
刘昆表示,财政部门将克服眼前收支压力,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在保持一定减税降费力度基础上,着力完善相关政策。“一方面,持续推进。”刘昆说,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帮扶企业,再“送一程”。
另一方面,严格监管,将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等。“近年来,我们实施的许多减税降费政策是制度性、持续性的,多年实施下来,叠加累积效应越来越大,企业减负也会越来越明显。”刘昆说。
确保把直达资金花在“刀刃”上
◎创造性设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宏观调控方式的重大创新。政策效果如何?
“2020年,财政直达资金预算下达已完成,截至12月29日,1.52万亿元已投入使用,效果明显。”刘昆表示,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仅用20天时间,就将九成以上的中央直达资金下达市县基层,省级财政细化下达时间平均只有1周;资金“精准滴灌”,确保了每一分钱都用到基层急需以及惠企利民领域。
◎这一有效机制将怎样继续发挥效用?
刘昆表示,今年直达资金总量将比去年有所增加,范围扩大。直接用于基层财力保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年初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对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以及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都将纳入直达范围。
同时,强化行业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职责,加强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加快升级改造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推进数据开放共享;推动直达机制嵌入预算管理流程。
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强保障民生,财政部门有何新安排?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等各类资金;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深化投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刘昆介绍了今年财政保民生的着力点。
“我们将更加注重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他说,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让民生保障延伸到未来。
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
◎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如何防范涉及财政领域的重大风险?
刘昆表示,一方面,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针对影响经济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实现重要产业、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
另一方面,保障财政自身安全。平衡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合理安排赤字、债务及支出政策,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区仍在新增隐性债务,个别地区偿债风险有所上升。对此,刘昆表示将“密切关注、高度警惕”。
“给地方政府债务戴上‘紧箍咒’,经济社会发展就多一道‘安全阀’。”他表示,财政部门将积极采取“开前门”和“堵后门”并行、保障和规范并举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强化监管,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阳光化”,切实把债务风险关进笼子里。
□据新华社
上一篇:
首批适用民法典案在多地宣判
下一篇:
上一篇:
首批适用民法典案在多地宣判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