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7版: 2021广东龙眼12221市场体系建设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电白5.3万吨优质龙眼畅销市场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8月12日
版次:
07
工人们正在修建从树上摘下来的龙眼,开始装箱打包。 周启昌 摄
沙院镇,茂名电白区最大的龙眼种植地之一。早上6时,茂名市电白区沙院镇那赖村内,老姜的果园忙碌了起来,他和工人赶着摘龙眼。
老姜的果园占地200多亩,以种植储良和石硖为主。“今年龙眼比往年增产很多,你看每一棵都挂满了成串成串的龙眼。”这几天,不少采购商到村里收购龙眼,价格也说得过去,老姜说他挺满意的。近日,老姜卖了储良和石硖一共约1300斤。
今年是电白龙眼的丰产丰收年。笔者从茂名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电白区龙眼面积9.3万亩,2021年总产量预计5.3万吨。
品质优良,加工保底
产品主销福建、珠三角等地
在老姜的果园里,工人们正在快速地修剪采摘下来的龙眼。远处,一辆大卡车正驶向果园。原来是有位姓钱的收购商约好了要来收购老姜的龙眼。
“为了保证龙眼的新鲜度,我们一大早便赶来这边采购龙眼,这次大概是打算采购1—2千斤,运到江门的开平去销售。”老钱看着秤砣计算龙眼的斤数。
茂名出产的龙眼,个大圆滚,肉厚爽甜,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茂名主要种植的龙眼品种有储良广眼、石硖、双孖木、大乌园、古山二号等,其中,储良占七成多,石硖占两成多,其他占一成左右。
“茂名储良龙眼大果优质、早熟,在管园比重较高,因此产量高且稳定。”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表示,龙眼制干方法较为简单,适合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加工,市场对龙眼干需求高,占到龙眼总产量的20%,加工后的龙眼干货架期长,销售压力小,对整个龙眼销售起到保底的作用。
龙眼优质,不愁销路。电白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种业管理股股长的崔成坤介绍说,摘下来的新鲜龙眼一般运到福建、珠三角地区,以及会有少数在本地进行销售。“因为龙眼本性喜温暖湿润,虽然在短期的冷冻下不会冻死,但是会大大影响其新鲜度,不利于运往更远的地区。因此当地的果农会把多出来的龙眼制作成桂圆干。”崔成坤说。
电白冬季雨水少,全年气候温暖,有利于树林养分积累用于翌年花芽分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造就了茂名电白的优质龙眼。此外,电白地区土壤结构良好,疏松透气,十分适宜储良龙眼生长。
通过嫁接、圈枝等种植方式,储良龙眼代代繁育扩散,并成为了全国栽培面积最大的龙眼品种,约占全国龙眼面积的50%以上。
及早谋划,筹备布展
龙眼签约金额达9000万元
广东龙眼上市高峰期集中在7月至9月,加上今年广东龙眼为大年,销售压力大。通过组建产区龙眼工作组,广东各主要产区联动省龙眼“12221”专项工作组,上传下达,有效互通信息,及时应对龙眼产销形势,及时调整营销工作布局。
5月21日,首届广东(茂名)荔枝龙眼博览会开幕。电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博览会参展工作,开幕前积极筹备、提前谋计、就参展布展等工作进行了专门布置,组织了该区优势荔枝、龙眼鲜果、干果和沉香系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现场有20家企业,120多款农产品参加展销。其中,电白区已组织六家荔枝龙眼供货商与六家采购商签订合同,签约金额达9000万元。
除了新鲜龙眼,电白也有不少加工龙眼的家庭作坊。在电白区林头镇大衙村的多家家庭作坊内,人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正为龙眼剥皮去核。去核后的龙眼放在统一规格的竹盘上,晶莹剔透,随后放进炉灶烘干,空气中弥漫着龙眼的清香。
笔者从茂名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从每年龙眼的平均销量来看,传统线下鲜果销售约占85%,鲜果线上销售约占3%-5%,鲜果出口2000-3000吨。另外,龙眼加工约占10%,主要加工产品为圆肉、龙眼干、龙眼酒、龙眼汁、龙眼速冻肉等。
通过加工龙眼发展集约化,茂名已形成并正在完善一个现代化的加工产业集群。为扩大龙眼销售的“朋友圈”,茂名全市正逐步建立扩大集散中心。据悉,该中心集平台、市场、物流、仓储和电商于一体,能进一步扩大茂名荔枝龙眼的销售规模。
□杨金凤 郑钏钿
工人们正在修建从树上摘下来的龙眼,开始装箱打包。 周启昌 摄
上一篇:
广东龙眼已售八成 行情稳中有升
下一篇:
阳西龙眼上市 种植户增产又增收
上一篇:
广东龙眼已售八成 行情稳中有升
下一篇:
阳西龙眼上市 种植户增产又增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