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数商兴农,构建农村新发展格局
“一号文件”系列评论②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2月26日
版次:
02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央一号文第19次聚焦三农。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中央一号文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数商兴农”工程,无疑为数字乡村战略指明了具体航向。那么,如何理解“数商兴农”工程?
“数商兴农”工程的提出,预示着中央正在从农业农村经济的供需两侧布局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与过往不太一样的地方。之前,我们主要从供给侧角度推进乡村振兴,对需求侧的重视度相对不够,认为农副产品需求侧主要是供给侧的自然延伸,这导致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20多次,本世纪以来已达19次,但在农业流通消费体系方面的投入相对低于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等,农产品流通消费体系一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事实上,一个产业发达程度的先行指标,主要体现在消费能力的挖掘,更确切地说是挖掘新消费的能力。新消费力的挖掘是经济发展的本源策动力,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作为发达国家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实就是第三产业的本质是挖掘新消费力。孟山都等跨国粮食巨头,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挖掘新消费力的能力,通过挖掘新消费力,在育种到餐桌等整个农业产业生态链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饮食需求。
显然,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助力,不单是基于以供定销,通过数字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打破农副产品产销的时空限制,通过直播带货等将农副产品推销出去,更是基于以需定供的新发展模式,通过数字技术,降低农业供需两侧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农业市场主体对市场的敏感适应能力,将市场的需求变动信息汇聚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搭建随需而变、因需定制的农业农村经济生态链。
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就是明确搭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格局,用市场的价格信号指导农业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需求侧或者销售侧,构建从餐桌到田园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可追溯生态。这方面,可以借鉴欧盟的做法,目前欧盟已依靠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技术(HACCP),构建起了一套全产业生态链的食品安全系统,这套系统中设定的每一个关键点和风险敏感点,既是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保障环节,也是农业技术发展的突破口。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2020年发布了《广东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建设模式,鼓励引导非农企业、数字技术产学研机构进驻,打造数字农业硅谷,积极推进数字农业产业园区。最为典型的如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助推下,广东的冷链流通体系正在日趋完善,推动定制菜等业态兴起,不断拓宽农业农村经济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这无疑将为做大做强农业农村经济提供宽厚的市场空间保障。
总之,数商兴农工程是全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其不仅是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数字化改革,而是对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产业生态链重构,不断拓展的农业农村经济附加值,因需定制、随需而变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素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图腾。 □辛农平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大变化”凸显县域发展重要性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大变化”凸显县域发展重要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