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向县域拓展

广东出台新一轮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5月17日版次:03

  信宜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辐射城乡的碧道圈。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肖婉琦 通讯员粤环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称《计划》),提出十项重点任务。
  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方面,《计划》提出,加快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2022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完成管网排查工作;到2023年,全省新建、修复污水管网分别达9618公里、3572公里,雨污分流改造达8661公里。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缺口,练江、枫江、榕江、九洲江、漠阳江等重点流域要在2022年底前基本补齐;到2023年,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约330万吨/日,提标改造约58万吨/日。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
  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方面,《计划》提出,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到2025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基本全覆盖。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2023年出台广东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2023年底前完成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治理49.6万亩,珠三角9市2024年底前完成88.6万亩鱼塘升级改造。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022年底前达到50%以上,2025年底前达到60%以上、珠三角地区基本完成。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2023年底前整治一批面积较大、污染严重的农村黑臭水体,2025年底前力争基本消除。
  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方面,《计划》提出,加快推进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2023年底前,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60%以上,珠三角各地市力争达到80%以上;2025年底前,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珠三角区域力争提前一年完成。此外,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向县域拓展,加快推进县级城市(含县城)建成区及东莞、中山等市镇区、街道黑臭水体排查整治。
  《计划》还提出,稳步推进重点河湖水生态扩容修复。建立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制度,落实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目标,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流量;到2023年底,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保证率达到90%以上。加快小水电绿色转型升级,力争2022年底前全面落实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核定、泄放调度以及监测管控。开展全省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2023年底前完成重点江河湖库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研究,探索在练江、石马河、潼湖、淡水河等流域实施一批水生态修复重点示范工程。
  信宜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辐射城乡的碧道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