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6版: 综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黄伯初:家里有“稻” 稻里有“家”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5月17日
版次:
06
黄伯初推行“稻稻瓜”模式实现一亩三造有效提升生产效益。
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鹏
在阳江市西北角约20公里处,有一片由漠阳江和大八河交汇冲刷成的三角洲。这里是黄伯初回乡种粮的第一片土地,也是他创建的漠阳香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场部所在。
“气温高了,秧苗长得快得及时安排插秧,如果地还未平整好,又要适当让秧苗长得慢些,都是些细活。”从小在漠阳江边长大的黄伯初,对家乡种出的稻米香味情有独钟。如今,他在家乡种下了3200亩水稻,创建了“漠阳香”大米品牌,推广“稻稻瓜”轮作模式,儿时味道不仅留存在心中,更沿着漠阳江传至更广阔市场,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找回儿时味道
把家安在稻田之中
早年,年轻的黄伯初曾背井离乡来到东莞、深圳等大城市打拼,从事过许多工作,也开过饭馆经营过自己的生意。但是,亲人和家乡的牵绊始终萦绕在黄伯初心中。2010年,黄伯初决定回到家乡阳江投身农业。
种粮,对黄伯初来说是次大胆尝试。粮食产量低,效益也不如水果蔬菜来得快,如今,种粮人不断在减少。但正因如此,黄伯初才感觉到,应有人扛起种粮的责任。
“粮食是民生的根本,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进行扶持,种粮是一个稳定可持续并且有意义的产业,我觉得大有可为。”谈及当初的选择黄伯初说。2018年,他创办了漠阳香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复耕撂荒地种植水稻,并将最初几年投资种植的香蕉逐渐替换为丝苗米。
在基地,黄伯初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在春耕育苗关键时期,刚和施肥队长交代好秧苗下田后的追肥方案后,又着急着与销售负责人安排把最后几茬南瓜尽快卖出,以便把地空出来赶种水稻,偶尔还会有农户来向他请教“稻稻瓜”的种植模式。
种粮是黄伯初的事业,也是他的生活与希望。尽管他家离基地仅20公里,但黄伯初还是常年累月住在场部,基地俨然成了他第二个家。“每天推开窗就能看见稻田,心会更加安定。”
“家里有稻、稻里有家”是黄伯初对种粮的忘我投入。为了种出生态、健康的稻米,他严格推行生态、科学的种植标准,不断完善产业链,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近年来,漠阳香大米市场逐渐打开,品牌效益显现,生产规模逐渐扩大。2018年漠阳香公司水稻种植面积只有600亩,到2022年已有规划种植面积达3200亩。
以好换次实现流转
让撂荒农田重现生机
2020年以来,阳江市积极推进复耕撂荒地、建设高标农田,为黄伯初等种粮大户提供良好政策契机。
通过完善粮田基础设施,使种粮能够规模化、统一化、标准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品牌化产出,以质量取胜,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大趋势。“在政府指导下将农户土地流转过来,以公司化运作,实现产业化经营是未来发展方向。”然而千百年来,土地在农民的心中又有着难以割舍的地位。在最初流转土地时,黄伯初便遇到难题,部分农户宁愿将土地闲置或偶尔种些效益不高的作物也不愿意流转出去,导致本可成片的农田出现断层。
为解决这个问题,黄伯初推出“以好换次”的办法。他在已成功流转的田地中划出一片区域,将靠近路边便于农事的良田,去换农户的散田。“农户手里有田而且都是好田,可以接着种,他们非常乐意换,而我们可以借此把其它田地全部连片打通,大大提升种粮效益,经过改造后的良田亩产可以达到800-900斤。”
模式通了,黄伯初的水稻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漠阳香3200亩水稻,其中有2100亩都是撂荒地复耕而来。
“好多农户把土地流转后加入我们一起干,除了土地租金也有份额外收入。”如今,漠阳香公司常聘工作人员约有60人,农事高峰期聘请临时工近百人,为当地提供不少就业。
推行“稻稻瓜”模式
一亩地实现三造收获
在阳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永练眼中,黄伯初是位“有想法也敢做”的新农人。一年种两季水稻和一季南瓜,是黄伯初将农田土地最大化利用的探索。
板栗南瓜便是黄伯初的尝试。梁永练指出,“这种南瓜在阳江种植产量高,它果形小巧、味道鲜美,不仅本地人爱吃,外地人也很喜欢吃。”
“今年南瓜价格不错,田头价格卖到2.1元/斤,一亩地有5000-6000元额外收入。”漠阳香公司销售负责人孙玉光说道。
黄伯初介绍,“稻稻瓜”模式优点在于冬种南瓜后土壤肥力增加,来年水稻产量也将提高,而种水稻地下害虫会减少,反过来有利南瓜生长,两者轮作互有裨益。
“目前我们有1200亩地实行‘稻稻瓜’模式,未来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在更多基地推广。”
展望未来,黄伯初规划,将依托公司完善的种植管理体系,启动农业全程托管服务,充分发挥公司辐射带动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育苗插秧、三控施肥、植保无人机防治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户生产效益,提高阳江市水稻种植专业化、产业化水平。
黄伯初推行“稻稻瓜”模式实现一亩三造有效提升生产效益。
上一篇:
下一篇:
潭头土地流转 种出致富“金豆”
上一篇:
下一篇:
潭头土地流转 种出致富“金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