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7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及时套袋防治香蕉黑星病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5月17日
版次:
07
雨水多导致香蕉黑星病加重。
近日,农业农村部香蕉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项目专家在海南省澄迈、昌江、乐东、琼中、琼海等产区调查发现,目前产地香蕉黑星病病源基数较高,平均病叶率及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52.08%和28.45。
据天气预报,近期部分产区雨水多,香蕉黑星病可能会逐步加重,呈暴发流行趋势,建议各监测站应加强香蕉黑星病的监测与防治,保叶保产。
香蕉黑星病危害叶片及果实,病叶自植株下部向上发展,气候利于病害发生时,蕉树叶片干枯,产量损失达30%—50%。在果实上产生黑色斑点,病斑密度大时,果实表面布满黑色病斑,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果实采收后,病斑继续扩展造成腐烂,影响果实耐贮性,降低果实质量等级。
香蕉黑星病在我国属常发性病害,危害程度与气候及物候有关。该病害病原菌可随散落田间的香蕉枯死病组织和植株上的病残体在果园中周年大量存在,是病害主要的侵染来源。
湿度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温度。病原菌主要通过雨水、露水的流动或溅射传播,因此,小雨、露水、多雾天气利于病害的发生。夏秋温暖潮湿的天气条件下病害易暴发,冬春季节气温较低,若天气多雾、露水重或雨水多,病害也可严重发生。果实上病害的发生程度与叶片病害的发生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过度密植,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的蕉园发病较重。
如何防治?首先是合理密植,保证蕉园通风透气,降低蕉园湿度,如海南种植密度每亩约150—170株。
其次,加强田间巡查,黑星病病斑出现时及时施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施药前应先割除病叶,施药时要重施没发病叶片。
在蕾苞下垂继续伸长时期,将可能触碰到蕉果的叶片移开,以防叶片上的黑星病传到果实上。果实上弯时要及时套袋。
此外,药剂防治。叶片黑星病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根据黑星病控制程度及天气情况,15~30天再施一次药,在抽蕾率达80%时停止施药。抽蕾后每5天施一次果药,直至套袋。
未抽蕾时施用药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戊唑醇、肟菌酯·戊唑醇、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氟硅唑、腈菌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唑醚·氟酰胺等;有蕾时选择施用不产生果实药害的药剂,常用药剂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唑醚·氟酰胺等;幼果期施药选择避免使用产生药害的农药种类,常用药剂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施药时注意要按厂家推荐的使用浓度,保护性农药和内吸性农药单独或混合使用,轮换使用各种作用机理的内吸性农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农财网香蕉通
雨水多导致香蕉黑星病加重。
上一篇:
蕉价以上涨为主 货少客多
下一篇:
科学用药防治 蔬菜叶片干边
上一篇:
蕉价以上涨为主 货少客多
下一篇:
科学用药防治 蔬菜叶片干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