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医养结合”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7月26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直面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医养结合,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7月21日新华社)
@梁万年:多渠道拓展专业人员“供给量”,是化解中国约4000万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养老焦虑”的关键所在。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时,对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倾斜,并提出通过开展应急救助和照护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
这不仅可以纾解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不足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也有利于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获得更好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此推动医养结合向更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丁玲:推动医养结合,配套政策通“堵点”。目前,在一些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床位和养老床位是隔离的,如果老人生病了需要住院就得在这两种床位之间来回折腾。
《指导意见》明确,医疗床位和养老床位可以互为转化。针对签约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积极性不足、“有签约、无服务”的问题,《指导意见》着眼于解决“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了价格政策,采取“医药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收费方式,提高居家上门医疗服务水平;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上,采取向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倾斜等措施。《指导意见》从多个维度完善支持政策解难点、疏堵点,激活初始动能,以此推动医养结合向更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刘颂寒:方向清,目标明,才能行动敏。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养老机构改造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完善价格政策,加大保险支持,盘活土地资源,落实财税优惠引导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壮大失能照护服务队伍……既着眼于护理员队伍建设,又促进相关保险完善,让医养结合向着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以此实现了“看病”和“养老”的兼顾。
让每一个老年人的晚年都能得到保障,正是医养结合发展的方向。“养”是核心,“医”是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有赖于家庭、机构、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营造尊老的良好氛围,以真心真情推动医养结合发展,让老年人享受到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上一篇:
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广东鱼塘种稻 四大创新结合
上一篇:
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广东鱼塘种稻 四大创新结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