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3版: 区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58万亩“广州粮”丰收在望
广州全面落实支持晚造粮食生产“12条措施”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11月17日
版次:
03
正是秋收冬种时,广东各地正抢抓关键窗口期,颗粒归仓的同时有序推进冬种,全力打好粮食扩面增产主动仗,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工作。即日起,南方农村报推出系列报道“秋收冬种忙 南粤保粮安”,敬请垂注。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静 郑展能
通讯员 穗农轩
稻谷飘香,广州增城的水稻陆续迎来收割期。稻菽翻浪与秀美乡村互相映衬,描绘出一幅乡村美、丰收喜、粮仓满的美好景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广州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打好粮食扩面增产主动仗,努力让广州“饭碗”尽量多装“广州粮”。
广州全面落实支持晚造粮食生产“12条措施”,实现全市晚造粮食播种面积20.58万亩,其中晚稻播种面积17.56万亩。目前晚稻陆续成熟收割,“广州粮”丰收在望。
力保粮食扩面增产
撂荒耕地优先种植粮食作物
在从化区生态优质丝苗米产业园,晚稻收割工作已有序开展多日。“今年的从化香米晚稻亩产量预计有900斤左右,总产量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3%。目前已经收割了60%左右,大概本月(11月)底就能完成全部收割工作。”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广州市和稻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和稻丰”)的技术总监谭增伟说,目前收割的新鲜稻谷会马上进入烘干环节,首批新米于12月初就能流向市场,届时市民可有序购买。
广州抢抓关键窗口期,积极谋划、推进晚造粮食特别是晚稻生产。根据省下达的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将晚造粮食面积20.58万亩(其中晚稻17.56万亩)的目标任务,分解下达至各涉农区,加强指导督促工作,推动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努力实现单产稳中有增。
今年9月,广州和稻丰等企业获授予“2022年广州市种粮大户”荣誉称号。谭增伟表示,接下来将从农业装备智能化和水稻种植信息化、数据化方向加强发力,并提高土地流转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质量。
广州科学谋划晚稻生产,做好晚造粮食生产服务。一方面,落实好中央、省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同时落实市级种粮补贴和区级相应配套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种粮增支影响,切实提高农企、农户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督实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充分挖掘撂荒耕地用于种植粮食的潜力。目前,已全部完成省下达广州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7904亩(其中复种晚造粮食1385亩)。
强化技术服务指导
晚稻机收率预计达99.1%
增城丝苗米常规种植的品种有多达40种,其中52亩为象牙香占品种,一般亩产500-600公斤左右,该品种的稻穗形状修长,米粒根部更为圆润丰满,胸径范围也比其他品种稍长。为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广州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积极引导广大农企、农户选用象牙香占、美香占2号、增科新选丝苗等优良品种。
近日,在从化区鳌头镇中塘村香米基地,2个水稻千亩方高产技术试验示范用过实割测产验收,将辐射带动农业经营主体采用良种良法提高水稻产量。专家组表示:“该创建区在示范效果、稻米品质、田间环境、节本增效以及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情况等方面均达到优良等级。”
据了解,广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对机械化插秧、精量穴直播、无人机直播分别每亩补贴80、50、20元;晚稻机收率预计达99.1%,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86%。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农机技术培训27场,培训农机技术人员1762人次。
在增城区正果镇岳村村,随着机器在田间“打滚”,稻田被整齐收割,农户割稻、分装一气呵成。区镇两级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做好了晚稻的田间管理,为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据了解,增城丝苗米筛选采用科技手段将碎米率大大降低,提高成品质量,再加上新包装技术,丝苗米米香的保存时间也提高了一倍。
广州持续加强晚稻生产田间管理,指导全市各区农企、农户加强田间管理,通过“一喷二防”统防统治等有效措施,虫口夺粮保丰收。同时,全面掌握晚稻成熟期,密切关注收获时节天气状况,下发晚稻应对寒露风的技术措施,引导农企、农户及时育秧、插秧,有效规避寒露风等对晚稻生产的不利影响。抓好农机具调配和跨区机收,有序推进晚稻机械化收割和冬种生产机械化工作,全市投入联合收割机220台,确保晚稻颗粒归仓。加快补齐粮食烘干能力短板,推进5个粮食产地烘干设施项目建设,预计项目完成后稻谷烘干能力可提高到61.87%。
不仅如此,广州也注重优化粮食生产托管服务。全市近100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投入晚造粮食农机化生产托管服务,以大型农机合作社为主导,联动农机手组成行业联盟,为市场和农户输出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服务方案,推行跨区作业、合同作业等农机作业服务。目前已实施晚稻生产服务面积14万亩(次),服务小农户约2万户。
有力有序推进冬种
粮食面积同比增加5%以上
位于黄埔区洋田村的广州市全兴汉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官方认定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企业。该公司有1200亩种植基地,平均每天能向市场供应9-10吨新鲜蔬菜。
“冬季是广东蔬菜种植生产旺季,品种十分丰富。目前,我们已经提前做好部署,到岗工人都是闭环管理,集中力量生产,积极保障广州‘菜篮子’供应体系运转。”公司董事长、黄埔区政协常务委员李璐伶说。
为全力抓好秋收冬种工作,广州精心组织谋划,抓住当前谋划冬季农业生产的窗口期,按同比2021年冬种粮食面积增加5%以上要求,已分解任务下达各涉农区。同时,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尽量多种粮”原则,大力发动各区农企、农户积极开展冬种工作,鼓励种植粮食(薯类、玉米)、优质耐寒的蔬菜、水果及其他绿肥作物(菜花两用油菜花)。今年,全市计划冬种蔬菜63万亩,主要品种为迟菜心、小白菜、菜心、甘蓝等叶菜类蔬菜。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全力以赴、多措并举,确保超额完成全年粮食面积和产量的目标任务,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出广州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