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乡村也是金融人的广阔天地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1月17日版次:05

  罗平成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

  讲述人:
  阮鉴平,驻云浮罗定市罗平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兼驻山田村第一书记,来自中国银行肇庆分行

驻云浮罗定市罗平镇帮扶工作队成员:
  刘世波:队长,来自广东省国资委企业事务协调处
  谢锐勤,队员,兼驻双莲村第一书记,来自广东省国资委综合法规处
  林杰:队员,来自中国银行广州大学城支行
  赖迪:队员,来自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行政事业机构部
  郭昌满:队员、金融助理,来自中国农业银行云浮分行运营管理部业务后台管理中心
  彭贵玲:队员、三支一扶人员,来自云浮罗定市罗平镇人民政府
  郭政昊:队员、三支一扶人员,来自云浮罗定市罗平镇人民政府
  南方农村报记者 谢晓莉
通讯员 赖迪 林杰

  在金融行业工作了几十年后,2021年7月,我迎来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角色转变。我被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派往罗定市罗平镇,参加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并担任驻山田村第一书记。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山田人!”这是一年前在与山田村村干部的首次见面会上,我向大家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一年来,我一直用心用情用力地践行这一承诺,全力将罗平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样板镇。现在,我已经完全融入了山田村,是名副其实的“山田人”。
为产业“穿针引线”
  进驻山田村的第一个月,我对全村15个自然村的人口、面积、经济状况、产业发展、资源优势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发现山田村的产业基础十分薄弱。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发展产业便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罗定龙田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我们东奔西走链接资源。经过多次洽谈,合作社与罗定某农业龙头企业达成了辣椒种植合作意向,双方决定在山田村合作种植150亩辣椒、50亩有机红米水稻,打造辣椒、有机红米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努力实现“小辣椒、大产业”的目标。
  消费帮扶也是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重要途径。去年,我推荐当地四家企业的农特产品上线中国银行的“公益中国”平台,消费帮扶金额超10万元,并推动当地农特产品在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中国银行“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展出。今年,新一轮消费帮扶继续开展,现已带动约10万元的大米销量,山田村集体收入增收约1万元,预计本年度将增收15万元。
  此外,我们还积极引进广东凌丰不锈钢制品公司在罗平合作设立罗定市三兴五金制品厂,目前工厂一期已进入常态化运营,带动本地就业岗位近40个,之后该项目将持续为山田村带来稳定经营收益。不久前,罗定市三兴五金制品厂老板梁灿欣喜地告诉我,工厂订单量不断增加,现在二期建设项目也正在筹划当中。
为乡村振兴引金融“活水”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金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是关键。作为一名金融从业人员,我一直想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助力乡村发展。罗平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金融服务中心的成立,便给我们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我们主动对接人民银行罗定市中心支行及其它主要金融机构,推动各金融机构与罗平镇政府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成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为政银企合作撒下共赢的种子,为罗平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已向罗平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增投放贷款近3000万元。
  为发挥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效能,我们还成功对接上省中行,在罗平镇人民政府举办“中银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南粤行(云浮罗平站)”融资对接活动。现场达成授信意向20余户,总金额超6000万元,进一步畅通支农支小信贷,助力罗定县域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
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驻村这一年多来,每当为村民办成一件实事好事,看到村民脸上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的一声声感谢,我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驻村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今年春节前夕,罗平寒潮来袭,我们主动联系中国银行东莞分行,为罗平镇的低保、五保家庭捐赠冬衣,给他们送去一个温暖的寒冬。领到冬衣的村民纷纷笑着对我们说,“衣服很合身,穿起来很暖和”。
  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山田村的一户家庭却经历了亲人离世之痛。今年春节期间,村中一户困难家庭的户主因煤气中毒不幸身亡。我知道到这件事情后,心情十分沉重,立马与村干部们一同上门慰问。“我们家孩子年纪还小,上学开销大,之前就靠我丈夫打工挣钱养活一大家子,现在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都没了,我感觉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户主的妻子哽咽着告诉我们,他们现在甚至没有钱处理丧葬事宜。
  了解到这户家庭的经济困难后,我个人捐了1000元,并且协调从工作队防返贫协作中心应急资金中划拨2000元作为慰问金。同时,及时与村委会和镇政府沟通,将这户人家纳入易返贫监测对象和低保户帮扶。
为村干部改善办公环境
  刚进驻山田村时,我意识到党群服务中心不仅外观破旧,内部设施也老化严重,村干部的办公条件十分有限。为了改善村干部的办公环境,我积极向镇委、镇政府汇报、反映问题,多次与挂村镇领导专题研究,共同努力为建设新党群服务中心筹集资金。
  在多方动员下,山田村的一些乡贤决定捐款资助新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这几十万的启动资金,我们就可以先把新党群服务中心的地基、首层建起来,后续努力再筹一点、再建一点,逐步完善新党群服务中心的各项设施。
  如今,山田村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开工当天,一位村干部动容地说道:“迁址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是我们多年来的梦想。看到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拔地而起,我们村干部更加有干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