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单棚补贴万元 小棚虾迎风口?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4月06日版次:10

  小棚虾养殖成功率高,是未来中国对虾产量增长极。

  南方农村报记者 莫景文

  今年以来,全国小棚虾养殖呈现扩张态势,目前全国对虾养殖小棚数量约35万张。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三年,全国小棚虾数量将突破50万张,小棚虾养殖风口正加速形成。
  在广东、广西地区,2022年小棚虾养殖规模约2.5万张,预计2023年将扩张至超5万张,2024年有望突破10万张,呈现连续翻倍增长态势。这也吸引了全国上百个品牌虾苗企业参与竞争,两广地区正加速形成下一个小棚虾核心市场。
小棚虾或将破50万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对虾养殖小棚数量约35万张,其中江苏养殖小棚数量约25万张,约占全国小棚数量的80%以上,广东3万张左右,广西约2万张,山东约1.5万张左右,浙江约1万张。目前小棚虾呈现北向苏北、山东,南下浙江、两广地区的扩张态势。
  小棚养殖模式由于其养殖模式可控,具有高产量、高利润、高成功率、可复制性强等特性,造就了不少年入千万的财富神话,推动我国养虾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国内南美白对虾年产量在130万-150万吨,其中小棚虾养殖产量约有35万吨,已超过高位池养虾产量(5万-10万吨)。未来三年,随着全国小棚虾数量突破50万张,小棚虾养殖产量有望超过土塘养殖产量,跃居首位。
“小切口”推动虾业升级
  然而,中国养虾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上半年,华南虾业遭玻璃苗病重创。其中珠三角对虾发病6-7成,台山超5成的虾塘需要补苗。广西对虾发病超9成,广西局地超7成需要重新投苗。2023年2月份以来,高致病性弧菌暴发,蔓延华南华东多地,造成不少对虾养殖区的虾苗排塘严重,市场对高品质高端种苗需求凸显。
  当前,中国对虾养殖市场正在发生变革,尤其是小棚虾在广东、广西等地养殖捷报频传,引起了众多苗企的关注。作为南苗北运中心,目前海南虾苗在北方的工厂化、小棚等养殖模式中的口碑较好,牢牢掌握住高端种苗市场的主动权。目前苏浙小棚虾养虾群体南下开棚,小棚养殖人员、技术、资金等向华南地区转移,把高端种苗、饲料、动保、高投入高回报的养虾理念带到华南地区。
  小棚虾作为更先进的生产力向华南地区迁移,为华南养虾业上下游带来新机遇。这不仅为华南外塘养虾业的转型升级打开了“小切口”,而且带动整个华南地区养虾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政策对于小棚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大。早在202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印发2023年广西渔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类储备项目申报指南,对于每个保温棚小池塘补助上限为1万元/个,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不超过50%(注:保温棚小池塘要求100个以上起报)。
高端虾苗推广存阻力
  近几年,江苏如东小棚对虾养殖连续表现出较高的成功率,给业界带来一剂强心针。如东已成为我国养虾技术高地,为华南养虾业转型升级打开新窗口。其带来的种苗质量、高端虾料市场需求、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效率均出现提高,也给华南地区带来三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一,对虾养殖模式的升级,土塘养殖病害越来越多,从土塘转养小棚的养户逐渐增多;第二,养殖户检测意识提高,养殖成功率也逐渐提高;第三,小棚虾可以带动养殖产量提升,是未来中国对虾产量增长极。
  但是,作为小棚虾养殖所使用的高端虾苗,目前在华南市场也存在一些痛点。主要包括:第一,海南苗与广东苗(湛江苗)产生了激烈市场竞争,广东苗在两广地区的区域优势较为明显;第二,海南苗空运到广东,运输距离及销售价格上没有优势;第三,两广地区的土塘对海南的高端虾苗需求少,高端虾苗市场接受度较低。
  两广地区是生产高端种苗企业进军华南小棚虾市场的一个战略高地,它们利用小棚虾来打开两广地区市场,进而通过小棚虾带动土塘、高位池、冬棚虾等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那么,华南小棚养虾能否成为“养虾界的如东”,引领我国养虾业新一轮转型升级?未来,它们能否激发高端种苗的巨大市场需求,仍待进一步观察。
  小棚虾养殖成功率高,是未来中国对虾产量增长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