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食在广州 味在潮州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4月27日
版次:
12
潮汕卤鹅,以澄海狮头鹅为最。 视觉中国供图
潮州菜形成于潮汕方言区,发源于潮汕地区,融汇了闽、粤两地饮食风俗之长,自成一派。有向海而生的先天饮食基因,以海鲜、汤类、素菜、甜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细,口味清纯。
潮汕地区近海,潮州菜以烹制海鲜见长,用料以水产为主,多取鱼、虾、蚌、蛤等,力求生猛清鲜、原汁原味,重视甜品制作。
潮州菜在做法上讲究焖、炖、烧、焗、炸、蒸、煎、炒、泡、扣、清、淋等多种技法,这样不同手法制作的菜品爽、脆、香、滑,咸淡适中可口。
与广府菜相比,潮州菜有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对“味”的追求,有一句俗语:“食在广州,味在潮州”,讲的就是潮州菜更加强调质鲜味美。
潮州菜的特色菜品有烧雁鹅、豆酱鸡、护国菜、乳鸽松、红炖鱼翅、明炉烧响螺、油泡鱿鱼、清炖乌耳鳗、八宝素菜、上汤响螺、干炸蟹塔、金瓜芋蓉等。
潮州菜还以独特的酱碟闻名,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搭配合理。常用的酱碟有鱼露、老抽、桔油、梅膏、三渗酱、辣椒酱、沙茶酱、虾料、蒜泥醋、浙醋、白醋、椒盐、姜米醋、芥辣、辣椒醋等,数不胜数。
潮州菜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菇芥菜、糖烧地瓜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以植物做原料的甜品,甜而不腻,代表作品有金瓜芋泥、清甜莲子、羔烧白果、甜皱炒肉等。特有的炸制工艺分为生炸、脆炸和吉列炸三种。
潮州菜中的海鲜非常丰富,常见的有:
龙虾。以龙虾为主料的菜肴在潮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筵席中有没有龙虾,往往是评价潮菜筵席是否上档次的标准。最常用的是花龙、本港龙和红龙等,花龙是质量最好的。龙虾的最主要食法是生炊,还有明炉龙虾和生龙虾沙律等创新做法。
象拔蚌。俗称为“象鼻蚌”,味鲜甜,肉质爽脆,吃法有多种,常见的有片成薄片生食,配上麻油等酱碟;其次可和潮州特产酸咸菜等一起煮成汤,也可煮粥、油泡、生炒等,烹制时切忌过火,否则肉质变韧。
响螺。这是潮菜筵席上较贵重的海味,名菜“明炉烧响螺”就是以响螺为主料。人们还喜欢将响螺的头部和尾部用来炖汤,而中间称为“螺盏”部分,则经常切成片后用来“白灼”。潮州菜烹制响螺的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在刀工、火候上十分讲究。
石斑。种类繁多,东星斑是潮州菜中常见的海鲜品种。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东星斑因为头部细小,肉较多,而且颜色雪白。在潮菜中,东星斑常被用作生炊。东星斑的外皮光滑,炊熟的鱼皮裂开,见到那雪白的鱼肉,颇吸引人。
佃鱼。又称豆腐鱼,是潮州人民日常食用的海鱼,色泽雪白中略带微黄,全身肉质相当嫩滑柔软,唯有鱼身一条脊骨,其牙齿幼细尖长,极为锋利。
潮州冻蟹是很有特色的潮式家常菜,端午节时有很多人家都自己做来吃。将洗净的原只螃蟹入锅煮熟,放凉。再撕去蟹的鳃叶,敲裂蟹壳,斩件上桌。冻蟹,虽然是一道凉菜,却有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冰凉的冻蟹,肉味鲜甜清爽,蟹黄脂凝透香。
虾蛄。潮汕海产之一,肉肥嫩,味鲜甜,且甜中带香,香中带脆,食用价值很高,和对虾、膏蟹齐名,都是潮菜海鲜菜肴常用烹饪原料。农历正月的虾蛄最肥美,无论个体大小,都是肉饱膏红,煮熟时,浑身赤红,色泽鲜艳,香味诱人,俗称“赤心虾蛄”。
薄壳。为潮汕地区贝类海产品,壳呈青绿色,因其壳薄,故称为薄壳。薄壳体小肉也小,但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价钱也便宜,主要为人们日常佐膳菜肴。
潮州打冷是潮州菜中的一个大众化分支,泛指一般的潮州大排档所经营的饮食。它走的是平民路线,与各高档酒楼里那做工精细价格高昂的潮州菜有所区别。
潮州打冷这个名称源自香港,现慢慢为内地人所接受。潮州冻红蟹、鱼饭、生腌咸虾蛄,还有“卤鹅”,都是潮州特色菜,在潮汕人的家常菜当中,这四种是肯定有的。把新鲜海鲜蒸熟,等凉冻后蘸香蒜油或豆酱(广东普宁做的尤为出名)吃,风味别致,没有腥味,反而格外鲜美。这种做法由先前渔民于无意间发现的,从而流传了下来。
厚菇芥菜是一道传统的潮汕菜,用呈圆形状似包菜的包心大芥菜来做,这种芥菜原产于潮汕地区。冬季是包心芥菜收获的季节,潮汕人会大量地用它来腌制咸菜,咸菜是潮汕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下粥、入菜都离不开它。
□陈典松
上一篇:
皇帝也爱做买卖
下一篇:
新西兰萤火虫洞
上一篇:
皇帝也爱做买卖
下一篇:
新西兰萤火虫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