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茂南电白助力广西金秀发展民族医药全产业链

“瑶都”变“药都” 农户齐致富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13日版次:04

  金秀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外景。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展能
见习记者 符诗富

  走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市井街头,随处可见宾客盈门的瑶医药店,不论是外来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在这里抓瑶药、泡瑶浴、聊康养。这里的人们笑称,金秀既是“瑶都”,更是“药都”。
  据当地人介绍,这是金秀瑶族自治县近年流行的新时尚,而兴起这股风潮的推力,是粤桂协作的深入推进。2021年,广东、广西开启新一轮粤桂协作,茂南区、电白区与金秀瑶族自治县结对,共同瞄准当地优势突出的瑶医药资源、历史悠久的瑶医药文化,以瑶医药这一“土特产”为抓手,对金秀10个乡镇、22个原深度贫困村开展全方位帮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茂南区副区长,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肖华宏告诉记者,茂南电白驻金秀粤桂协作工作组已推动金秀发展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7万亩,带动脱贫户种植4.33万亩,并形成从研发、培训、育苗、种植、加工、流通到康养的瑶医药全产业链,奋力谱写了金秀瑶医药“土特产”大文章,擦亮了金秀“中国瑶医药之乡”“南方瑶医药之都”的亮眼名片。
联农带农 山上种药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瑶族支系分布最多、瑶族文化保留完整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造就了大瑶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达1351种,形成了“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中药为经典的特色瑶医药文化。
  “2022年,茂南电白驻金秀粤桂协作工作组投入粤桂协作资金2767万元,重点打造金秀香草岭瑶药标准化种植基地、金秀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粤桂协作瑶医药产业园和金秀特色瑶药加工流通一体化示范点等4大瑶医药特色产业项目。”肖华宏说。
  耕田播种、农事管理、收割收获……在金秀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内,农户们正接受瑶医药行业专家的种植技术培训指导。
  据悉,该基地是2022年粤桂东西部协作项目,共投入粤桂协作资金422万元于2022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由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实施建设,由广西金秀汇萃本草瑶药产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双方按带动生产、协议分红等形式,实现联农带农益农。
  广西金秀汇萃本草瑶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总监、农业板块负责人曾山告诉记者,通过发展瑶医药产业,该公司已形成了一套一举多得的帮扶生产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新型经营模式:周边农户将集体土地租给企业种植中药材,企业则免费发放种苗给农户种植并保价回收,收成后的中药材送到桐木工业园区的粤桂协作瑶医药产业园进行集中加工处理。这套模式既用好用足了当地丰富的林下资源、带动了农民种植药材或就近务工增收,还为当地政府、企业发展壮大瑶医药产业提供“原动力”。
  “我种了两亩佩兰,每当实训基地有培训,就会通知我们过去参加,教我们怎么去种植,怎么去防治病虫害。”韦云姣是“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受益者之一,通过佩兰等中药材,她摆脱了贫困生活,找到了致富道路。据介绍,金秀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自建成以来,每年以保底收入不低于粤桂协作资金的3%的分红保底收益,用于建设公益事业和帮扶救济等工作。同时基地长期租赁50多户农户闲置土地,盘活土地,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每年还邀请院校专家、行业专家为种植户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指导。
集群招商 山下制药
  金山秀水,不止青绿,瑶医药产业兴旺,同样不止扩种,更在于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单品价值。为此自开展粤桂协作以来,茂南区、电白区和金秀紧盯加工制药产业发展,筑巢引凤,在茂南电白驻金秀粤桂协作工作组支持下,在金秀桐木工业园区内建立了金秀瑶医药健康产业园,共投入粤桂协作资金4915万元,积极搭建瑶医药招商引资平台,利用粤桂协作机制积极引进药企投资发展,促进金秀中草药加工业聚集发展。
  “方梗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调红、有毛有刺皆消肿、亮面浆多拔毒攻。”一曲流传久远的瑶医药歌谣,将自古以来瑶族人民摸索出来的治疗配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口耳相传、指药传授、指症传经、传承至今。
  在金秀瑶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内,肺清茶、瑶浴包、瑶山药酒……一件件产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前两年,基地建造了两个帮扶车间,现在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了,我们正规划扩建一个191亩的瑶医药精深加工产业园。”肖华宏告诉记者,目前入驻产业园的企业一共有24家,其中瑶医药企业有19家,有5家是广东省籍瑶医药企业。这24家企业一共吸收就业人口34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6人,占比18.97%。产业园内的瑶医药企业主要生产瑶浴粉、药枕、药油等80多种产品,申请专利24项,注册商标达225个。
  “我们通过瑶医药招商引资平台,在2021年5月份入驻瑶医药产业园。平台协助下,我们的产品搭上了粤桂协作的便车,参加了各类大型展会,加大了产品宣传力度,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广西瑶城物语药业有限公司总裁阳钦民说。
  “产业园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瑶医药产业聚集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各企业在这里有了自己的生产线,产品从产业园生产后发往全国。”金秀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燕玲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把191亩的瑶医药精深加工产业园列进粤桂协作瑶医药健康产业园范畴,把园区外的瑶医药企业都集中到园区内,形成瑶医药产业的规模效益,将金秀瑶医药健康产业园打造成广西乃至全国的特色园区示范园。
普及瑶浴 山中康养
  瑶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利用山间百草敷、服、洗、泡来驱病,逐渐形成了现今瑶族药浴、瑶医刮痧等特色瑶医药康养理疗方式。茂南区、电白区与金秀瑶族自治县依托金秀“世界瑶浴瑶药之都”旅游品牌和大瑶山生态环境,精心谋划,将金秀辖内6个4A景区,1个3A景区,6家职工疗休养基地整合打造,采用“线上推广”+“线下组团”相结合的方式,启动跨省疗休养活动,探索出一条“旅游+瑶医药特色康养”的新赛道。
  4月15日,首趟“粤桂协作”茂名—金秀旅游专列开行,拉开了2023年“好心茂名再出发,千车万人游金秀”系列活动的帷幕。金秀成为广西首个实现职工跨区域疗休养基地的协作县,同时也通过粤桂协作机制,逐步成为了广东省职工疗休养基地,拓展了粤港澳康养旅游市场。接下来,金秀还将到香港、广州、深圳等开展旅游招商推介活动,深耕粤港澳康养旅游市场;利用广东省百强旅行社平台,发起“十万粤客游金秀”活动,发挥旅游消费帮扶的带动作用,推动金秀成为广东游客休闲度假的优选目的地。
  从生产种植、加工制药到旅游康养,金秀在茂南电白驻金秀粤桂协作工作组的带动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色瑶医药产业道路,实现了瑶医药全产业链持续转型升级,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了“中国瑶医药之乡”的亮眼名片。
  金秀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外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