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今年上半年全球非洲猪瘟病例超3330例

王衡:猪场要做好日常监测与检测,实验室核酸检测各类细节不容忽视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13日版次:09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王衡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萧佳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依然要做好生物体系建设与日常监测与检测,防控切不可大意。近日,在2023第32届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大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王衡强调,今年上半年全球非洲猪瘟病例达3330多例。
  王衡介绍了近20年世界范围发生非洲猪瘟病例数量,“从世界范围来看,2015年非瘟病例就有1530个病例;2019年达到峰值9800多例;2023年1-6月非瘟病例有3330多例。”他提醒各位,不仅要检测家猪,也需要警惕野猪的传染。
  随着非瘟病毒的变异,国内出现不同毒株。王衡表示,2018年8月发现基因II型毒株,2021年初发现基因II型变异毒株,2021年末发现基因I型毒株,2023年5月发现基因I型&II型嵌合毒株,目前我国处于非瘟多种毒株并存的状态。
  就当前形势,核酸检测难度增加,应该如何进行监测与检测?王衡建议:其一,加强临床巡视。一方面,每日开展场内巡栏,监测猪群临床症状,如拱料不食、皮肤发红、关节肿胀/坏死等;另一方面,使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对猪群进行每日一次的体温监测。其二,优化检测方案。既要定期开展场内环境样品采样;还要每周对猪群进行核酸和抗体监测;在监测采样时可对全群进行30%抽样检测;另外,在猪群进行疫苗接种、转群、去势,或母猪分娩后,抽样检测;而且每次免疫后要检测针头、注射器浸泡液;一旦猪只出现疑似临床症状,立即采样检测。其三,科学采样检测。针对育肥猪群,可采用大栏棉绳口腔液;在产房,可以在母猪分娩后,采集脐带血、胎衣或胎衣液等样品以及母猪口鼻拭子联合尾根血混样样品进行病原检测。如果是病死猪,可以采口腔拭子、体表淋巴结;此外,定期对猪场内料槽、风机等进行环境样品检测。
  同时,王衡例举了实验室核酸检测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不断提高检测人员工作能力;仪器设备及时清洁、定期保养;选用稳定、灵敏试剂,做到科学检测;保证耗材质量,严格监测;操作流程规范;实验室合理分区,避免污染。
  最后,王衡总结道,非瘟毒株多样,致病性复杂,加强检测很重要;而且要加强巡检、优化监测方案、正确采样等。还要做好人、机、料、法、环管理,确保科学检测;同时尝试新技术,为监测、检测加持。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王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