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全产业链打造品质牛蛙 福建咏蛙通过餐饮+饲料+动保股权创新深耕产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18日版次:10

  福建咏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向荣。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天智

  从销售牛蛙及牛蛙饲料起步,到开办全国第一家主题餐饮,再到率先采取股份制入股饲料厂,生产饲料,并于今年投身牛蛙动保领域,继续采取合作模式,生产咏蛙动保产品,以便更好地从源头把控牛蛙的品质,养出高质量牛蛙。福建咏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福建咏蛙)董事长朱向荣在这个行业的发展路径,似乎与大部分“牛蛙人”不同,可以算得上是行业首例,也在一直引领着这个行业发展。2023年,朱向荣投身牛蛙动保领域,继续采取合作模式,生产咏蛙动保产品,以便更好地从源头把控牛蛙的品质,养出高质量牛蛙。
开设全国首家牛蛙餐饮店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为什么会涉足牛蛙产业?
  朱向荣:我从1987年就开始养牛蛙。2009年12月,我开设了第一家咏蛙田鸡餐饮店。一开始的想法也很简单:当时我做流通,有时牛蛙没那么快全部卖掉,我就想自己做餐饮,既能把控好源头的牛蛙原材料,也可以解决掉部分牛蛙的流通问题。而且行业在发展,如果没有进步,很快就会被淘汰。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可能是第一个做主题餐饮的企业。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很多人进军牛蛙行业开饲料厂。为什么没有考虑开办一个饲料厂?
  朱向荣:一方面是出于资金的考量。要做饲料厂怎么算都需要负债,我就很难去尝试。我决定先从餐饮入手,慢慢发展,积累起资金之后再开办饲料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牛蛙饲料厂就成为了我的一个梦想。所幸,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我也有了能力去完成这个梦想。
  从2019年6月开始,我们和银豪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下称银豪)开展了合作,进行牛蛙饲料的生产。2022年,我们入股了银豪。这段时间我们还计划收购一块70亩的土地,再建设新的生产线。如果新生产线建立,就可以做到一天生产1200吨饲料。
通过合作模式涉足饲料动保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纵观你的发展历程,“合作共赢”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是行业中少有的一种发展模式。为什么想到合作?
  朱向荣:实际上,合作理念已深入我的经营路程中。通过合作,我可以汇聚最专业的人才,也是通过合作,我可以涉足我或许没那么了解的领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做到共赢。我们与银豪合作后,促进他们进行设备升级,从日产100多吨到膨化料日产300多吨。
  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能给福建咏蛙提供高质量的牛蛙饲料,另外一方面也对银豪进行了激活,让这个老牌饲料厂焕发了新生机。今年,我们预计整体销售4至5万吨牛蛙饲料。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为何涉足动保产业?
  朱向荣:我们与湖南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坤源)合作,于今年成立了厦门咏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牛蛙动保产品的研发推广,专业生产高端、高质量的牛蛙动保产品。
  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我可以在饲养环节更好地对养殖户的养殖质量进行把控,以此拥有更健康的牛蛙。事实上,用了我们的牛蛙动保产品后,养殖户用抗生素的概率减少了很多。这也更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和未来牛蛙绿色发展的大趋势。
用高质量产品深耕产业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现在有不少大企业进军牛蛙养殖行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朱向荣:总体来说,我是持欢迎态度的。大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后,或许有助于推动养殖牛蛙的合法化,与牛蛙绿色养殖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大企业也会带来竞争。我觉得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跟着去进步。中小企业也具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较为灵活。在购买原料时,只要我拍板,那就可以去做,盈亏我们自担。但是大企业在这方面可能也会有自己的考量,相对来说整体会谨慎一些。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公司未来有什么发展计划?
  朱向荣:我非常看好牛蛙产业的未来,它的大众接受度很高,料比转换率也很高。这几年就算遇到了疫情,牛蛙产业也还是呈现一种增长的态势。这两年虽然有很多人涌入牛蛙这一行业,但我认为市场自动会对这种态势进行调节。未来,我会按照福建咏蛙正常的发展规律,稳健发展;用专业的运营团队、高质量的产品、覆盖全程的产业链,继续在牛蛙这个行业深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