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复古且浪漫,结婚登报潮再兴起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2日版次:05
  近日,“结婚登报最低只需180元”“多家报社结婚登报服务约满”等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这份浪漫便宜却不廉价,更有不少近期结婚的网友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在报纸上刊登的结婚启事,“某先生与某女士于某年某月某日正式结为夫妻,敬告亲友,亦作留念”,短短几行字,行文简单却不失浪漫,收获了众多网友的祝福。结婚登报在95后、00后新婚夫妇中悄然兴起。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结婚登报在民国时期广为流行。相关文献记载,民国时期新人结婚时在报纸上刊登公示,一是知会亲友,二是有一定法律意义日后可作为凭证使用,三是报纸便于长久保存,更具有纪念意义。
  记者联系到了将于今年九月份结婚的张女士,张女士说,自从看到关于结婚登报的热搜,自己就和丈夫商量决定结婚那天也要登报。“感觉结婚登报很有仪式感,要是能用红色边框字体就更好了”,张女士说,她打算把刊登有自己结婚公告的报纸装裱在相框里,像有的新人装裱结婚证一样。
  记者还了解到,便捷的流程、友好的价格,也是“结婚登报”在年轻新人们之间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决定结婚登报之后我就找了一家本地报社咨询,本来还以为会很麻烦,没想到其实很方便,只需要提供双方结婚证和相关身份证明,通过审核之后把登报内容发给报社工作人员就可以了。”聂女士说,本地报社工作人员告诉她,只需要按照要求发送相关证件、证明和文字内容就可以刊登,并没有过多繁琐的流程,价格也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对于张女士这样的新人们来说,这份刊登着结婚启事的报纸不仅是给天涯海角亲戚朋友们寄出的婚礼请柬,也是一份带着墨香的纪念。
 点 评
  结婚登报再次走红,与其说是时尚潮流的循环往复,不如说是纸质浪漫的“稳定发挥”。尽管进入万物皆媒的时代,各种媒介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像报纸这类纸质载体的价值,依然无可替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