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5G技术为茂名农业发展提质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23日版次:07

  工作人员走进5G农田,了解作物生长情况。

  粮食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荔枝产量位居全国产区第一,罗非鱼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1/12……这是茂名市2022年农业发展“成绩单”。作为广东农业大市,茂名自2020年起农林牧渔产值连续三年破千亿元。
  然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受限于品牌水平较低、布局分散等问题,“大而不强”一度成为茂名农业的一个标签。自2020年广东首个5G乡镇落地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后,5G技术开始逐步融入当地基层治理、农业种植、农产品销售等各领域。一子落而满盘活,受到市场驱动和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5G技术“下田”浪潮。
农田信息可监测
亩成本节约数千元

  桥上信步,凭栏远眺,分区明确的种植地里,5G智能灌溉系统正为农作物送上“水盛典”。这是发生在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潭段村田间的智慧一幕。“现在种地很方便,打开手机,动动手指,田间地头就可以自动灌溉施肥。”村民刘大伯说。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得益于茂名市恒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恒安实业”)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建设的5G智慧农业化平台。5G技术“植入”绿色田野后,管理人员在手机上就能实现土壤墒情监测、虫情监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亩均可节约人力成本,肥料、用水成本约3000元。
  作为一家生于茂名、长于茂名的农企,恒安实业原先一直采用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直至当地政府以加快农业品牌打造为目标,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战略后,恒安实业乘着这股“东风”引进5G技术,步入省力化、高效化的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示范区内第一批产品葡萄成熟在即,这批用数据种植出来的葡萄产量高、抗病性强、口感好,我们对其市场表现充满信心,希望它能够打响公司智能农业的头炮。”恒安实业会计吴小姐认为,依靠科技种植,茂名葡萄的市场号召力和市场认可度将会进一步增强,有望在品牌塑造上更进一步。
米质提升30%
亩产量增加上百斤

  从潭段村往北走90多公里,在信宜市北界镇,5G技术“下田”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目前北界镇共建设了2个智慧农田项目,以种植红米黑米为主。通过5G和物联网技术进行管理,红米黑米质量已经提升了30%,每亩产量增加了100斤,每年产量达50多吨。”康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柏栩介绍道。
  漫步在新建的田间村道,长势喜人的红米黑米水稻随风摇曳。田边,智能显示屏实时显示土壤温度、天气湿度、风力等级等数据,装备了高清摄像头的“5G智慧杆”正持续关注着稻田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作为信宜的生态农业大镇,北界镇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但过去由于种田收益低,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导致不少田地被撂荒。农田碎片化、经营分散等难题更一度困扰当地向现代农业发展。
  后来北界镇辖区内33个村委会经济联合社抱团发展,共同成立了信宜市粤百盛农业有限公司,并引入康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5G智慧农田,统筹发展红米黑米产业。
  在规模化经营和数字技术的促进下,2023年北界镇已种植红黑米两季约5500亩,预计可带动包含300多户脱贫户在内的1100多户农户种粮增收40%以上,为33个村增收约200万元。
  信宜市粤百盛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表示:“5G技术重燃了村民种田的热情。政策支持加力,更加坚定了大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意愿。”据介绍,2022年至今,信宜市粤百盛农业有限公司已享受增值税免税收入超66万元,累计享受其他各类税费优惠约2.5万元。
  谢明透露,公司计划建立以红黑米为原材料的八宝粥厂、米粉厂、粽子厂等食品加工厂和特色白酒制造厂,做大强农富民产业。          □苏斯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