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研究员樊福好:

发展联苗是养猪业的未来趋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0月10日版次:10

  非瘟发生后,疫苗行业也在悄然变化。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鑫

  非瘟暴发后,养殖业集约化进程加快。面对集团猪企的挑战,未来家庭农场如何突破瓶颈,求得生存空间?近日,在2023西部(贵州)猪业高质量发展与种业创新峰会上,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研究员樊福好从多方面分析了非瘟防控的要点。
  “在养殖比拼中,家庭农场控制生产成本的能力优于集团猪企,但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防疫,尤其要重视非瘟的防控。”樊福好强调,在外界非瘟泛滥的情况下,猪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凸显。猪场可以采用“三色管理”的方式,即猪场的所有用品、人员均用三种颜色标识,如红色代表危险、黄色代表缓冲、蓝色代表安全。
  樊福好分析,开放式的猪场,非瘟传播风险巨大。考虑到空气过滤设备成本高昂,并非所有猪场都能应用,他建议,可以使用封闭网,阻挡苍蝇、蚊子、鸟和老鼠进出猪舍。
  “过去养猪都是一条龙式养殖,所有猪只集中在同一个场地,料槽、水槽共用,疫病风险大。”对此,樊福好提出了“单元格”的规划,即把一头猪或若干猪划分在一个小单元,猪只饮水、饲喂都要个体化、单元化。猪舍结构的简单改良对整个猪场防疫有莫大裨益。
  众所周知,非瘟可以通过粪口传播,传染病中凡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对温度都格外敏感,不论是使用粉料抑或颗粒料,经过高温处理便可以将病毒灭活。樊福好提醒,许多消毒产品、消毒技术效果存疑,养殖户可在实践中判断。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发病猪只、亚健康猪只的消化能力会有所下降。樊福好建议,可以通过预消化技术尤其是发酵的方法,提升朊度,对增强猪只的营养与免疫有重要作用。
  “营养水平的提升对防范非瘟意义重大。为了控制好成本,也为了防住非瘟,营养既不能少,也不能冗余。”樊福好提到,当前动物营养界都在提倡“精准营养”。然而,行业中对精准营养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许多人做的是“克扣营养”。
  此外,非瘟发生后,疫苗行业也在悄然变化。樊福好表示,未来养猪业疫苗的使用可能会逐步减少,联苗的发展是一大趋势。
  最后,樊福好表示,品种的选择对疫病的防控及肉质的改良有显著影响。土猪的崛起是未来的趋势,养殖土猪要精选地方品种,饲喂过程不能局限于玉米-豆粕型饲料,还应当使用地方特色的土猪饲料,回归生态化,改变产业链。
分享: